晚上20点,在金棕榈观影《我和我的家乡》。影院座无虚席,十一中秋假,人们是真的放松了,这么晚还暴场。侯先生有心把婆婆接过来,特意邀请老人看场应该是充斥着时代感的影片。婆婆观后未收到效果,不过孝子之心可嘉,我驾车接来送回理所应当。
说起家乡,想起多年前在qq空间里的个性签名: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去不了的地方叫远方,有多少人就这样,一直在路上!很有性情的几句话,弥漫着漫漫沧桑。
我对家乡的记忆,从几缕袅袅炊烟、到夏天夜晚村头的皮影戏、稻穗儿刷刷作响的金秋、和冬季雪天打鸟儿趣事想起。
家乡的春天是无穷无尽的大风,卷着扬沙甩在脸上、头皮里,一阵风沙过后,用手挠头皮,指甲里都是细沙。清明芒种,此时空气中还飘着几分清冷,春雨贵如油的时节,农民耕种下秋收的希望。这个季节,半大的孩子都要去田间帮父母劳作,点种子、施肥,打滚子,待天已黄昏,空气中飘来烟囱冒出的炊烟味道,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释放一天的疲惫。
说说电影吧!
我和我的家乡,第一段故事演绎了农民工治病的不易,由此展开的农民工想骗保的故事情节。人们时而哄堂大笑,时而齐刷刷静静的沉默不语,最后转到新农合社保卡的镜头,北京好人,帮表舅付的医药费,二人终于可以奔向村委会去报销。
让我动情流泪的,是第二个故事情节里邓超的镜头,为了家乡治沙前赴后继,屡败屡战,不顾个人回报,一心种树治沙。演的好,打动了人心深处的情愫,让人看了感觉真实不做作,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第三段范伟演的1992年的乡村老师,我倒觉得缺少了乡村老师的风骨,人物形象没有特别好的树立起来。但是这个短片的几个情节,我注意到影院好多观众在擦拭眼角的泪水。最后一堂课,演绎了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书育人气节。
黄勃的新科技实现村村互联互通部分,搞笑创新的成份更多一些,这第四段故事对婆婆这个年纪的人应该是不具吸引力,也缺乏理解力。情景可以搏得观众阵阵欢笑,缺少了一些让人看后深思回想的东西。
沈腾胖了,马丽也胖了。两人的合作非常舒服,演的非常自如,我个人认为是此二人演夫妻是天作之合。影片情节依然能让观众开怀大笑,最后以讴歌新农村第一书记的情节收尾,马丽演的非常棒,赚取观众眼泪之余及时配搞笑台词,恰到好处的收尾。
说到了我的家乡,夏天。对夏天记忆里的镜头是什么?是夏天晚上村头唱的皮影戏。届时大人孩子全村人都迈出家门凑个热闹,身边焚一堆艾蒿驱蚊,孩子们围着皮影幕后在人群中跑着闹着,大人们唠着大人的嗑儿。村头传来吚吚呀呀的唱调,其实能看懂皮影戏的能有几人,都是去凑个热闹,看看一年来演一次的皮影戏,仅此而已。前些天去北京,在798艺术区,有一家专门卖皮影的店铺,里面的皮影人物应有尽有,人物刻的惟妙惟肖,小到书签大到壁画,技艺精湛。但是现如今却没再听说哪里有唱皮影戏的,怕是真的有退出市场的一日。
秋天的家乡,是满山的金黄,满袋子的丰收。乡间道路上一驾驾马车载的一车车粮食,道路上轧出两条深深的农用车道。场院里晚上也都拉线接灯,早起晚归的收割、打粮。
冬天最有趣儿的是下雪天,在院子里扫出一块儿空地,地上洒上粮食,用木棍把筐支到粮食上面,木棍的另一头儿拴上绳子一直到屋里,待成群的麻雀到筐下觅食,狠劲拽下棍子,便会罩住些许麻雀。父亲说,麻雀冬天吃粮食,夏天吃虫,所以冬天的麻雀肉能吃,非常美味。收拾干净后焗上一层盐放在炉子里烤了吃,别提多好吃啦!
看过电影,我的家乡几十年来仍然变化不大,改变的是粮食的收割方式,大大减小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人类物质文化逐渐提升,社会文明了,对所有的需求也提升了。宁缺毋滥的社会,上映的电影也都能被百姓认可,参与的演员也都是老戏骨居多,画面感、时代感彰显得深入人心。
家乡的电影,让人睱想儿时我的家乡,家乡的生活,家乡的气息。与时俱进,不忘初心,是我们需要坚守的,也是观影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