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个故事.高材生的独白】1
1
故事的主人公是吴晓乐的好朋友,我把她称为高才女。
在吴晓乐的眼中,高才女是一个细腻、大方、成绩优异的高材生。十五岁考上第一志愿高中,成绩一直在全校前三名;十八岁考上台湾热门科系;二十岁在一场知名比赛中拿下了精彩的成绩;毕业后申请国外大学很顺利。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她无疑是一位很成功的小孩。
高才女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女性,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抱负。在工作与婚姻上,她最终选择了婚姻,结婚之后过上了一个没有水平的工作,辜负了辛苦得来的硕士学历。从自己的舞台退出来,把地方留给了两个女儿。高才女和她的妹妹。
事情要从永远做不完的数学题开始。高才女母亲在校时数学频频失利,最终没有考上心怡的学校,也是数学拉低了分数。因为无法释怀,所以很注重孩子的数学成绩。
高才女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用各种方式教她数学。果不其然,在高才女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对数学有了一个很好的启蒙开始。
高才女的数学做得对,母亲毫不掩饰对她的夸奖赞扬,做错时,母亲也难掩失落与沮丧。
母亲两极化的反应,让高才女成了一个好胜心和得失心很重的人。为了和喜怒无常的母亲相处,高才女变得敏感、擅长察言观色。
2
因为母亲的原因,高才女真心喜欢上了数学。慢慢的,母亲不再对这一科目干预太多,但这并不代表她将松绑对女儿的规划。
她的英语语感好,在美国拿到了语言相关的硕士学位,所以,她把英语加到了女儿的学习计划中去。很遗憾,高才女没有遗传母亲的语感。对此,数学规划渐渐转移到了英语上。
高才女小学五年级时,姑姑带着表妹到她家去。母亲批改她的英语考卷,发现了一道错题,脸色难看的把高才女小表妹叫过去,小表妹的答案完全正确。
母亲二话不说,当着表妹的面把她从头到脚说了一顿,还说她不如表妹。尽管二十年过去,她还是能记得当时和表妹目光交汇那一刻:她看着我的眼神带着同情。
上了初中,高才女进了重点班级,学习明显吃力起来,母亲对她的名次的得失心加重。“班上平均分是多少?”“比你分数高的有几个?”“你想过为什么这次会退步吗?”
假使人生是一部字典,让母亲挑出她最热爱的两个字眼,我想很可能是“检讨”与“进步”。
3
母亲一直想成为开明的母亲,不过她不知不觉走上了虎妈的道路。
高才女初二那年,母亲拒绝了她参加写作的工作坊,理由是占用学数学和英语的时间;高三那年,母亲拒绝她参加学校晚自习,理由是同学之间经常聊天会影响自学的进度等等。
一个很普通的晚上,一家四口人在吃晚饭。高才女高兴地说自己因为花了一点时间练习作文,语文成绩就提高了。
我妈瞄了我一眼,嘴角挂上她擅长的冷笑:“语文是一点也不重要的科目啊,不是吗?”
“我劝你不要再浪费时间了,与其练习作文那种轻易就能上手的东西,不如检讨一下你的英文写作,你的英文作文不是始终卡在十六分上不去吗?还有,你的数学也不能大意,别忘了,你跟别人不一样,别人但求个七八十分,你至少得拿个九十分、九十五分,才不枉费我自小到大对你的栽培。”
高才女体内的一根线越来越紧,终于在母亲的滔滔不绝声中,这根线“啪啦”一下断了。
高才女把这些年母亲对自己的控制、以打压的方式激励她学习、用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这些对自己带来的伤害一股脑全都发泄了出来。母亲先是没想到高才女会反抗,接着她又找到各种观点来反驳女儿。
如果是以往,高才女就会顺从母亲闭上嘴了。这一次忍耐到极限的高才女和母亲进行了一次对抗。母亲留下伤心的眼泪。
最后,以父亲甩过来的一个巴掌结束了这场战争。
高才女的父亲为人温和,孝顺,老实,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品质,唯一的缺点就会不会处理人的情绪,偏偏又娶了一位情绪化的女人。
这次以后,母女俩有三个月没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