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伙伴私信我:你是如何做到日日不断地在公众号上更新文章的?
我的回答是:加入了小米老师的卡片写作陪伴群后,我学会了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个小小的习惯让写作日更这件事变得很是丝滑。
什么是卡片笔记写作法呢?
卡片笔记写作法是卢曼先生发明的一套阅读写作方法,它使阅读,思考,写作融为一体。
我们在日常阅读时,遇到有触动句子或观点时,经过思考,融合自身经历整理成一张卡片,积累下来方便日后写作调用。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核心:
大量阅读,遇到有触动的点及时记录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整理复述出来,关联自身经历加深理解,最后学以致用,制定具体的行动指引清单。
阅读时为什么要写卡片笔记?
当我们试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读到的东西写出来时,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很快就会消失,我们突然就能看出问题了。
阅读时遇到有触动的地方,如果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并写下来。原来那种什么都懂的模糊感觉就会清除,问题的根本也会浮现出来。
在学习写卡片笔记前,我看书非常快,常常觉得书里的观点自己都会了,所以很少写读书感悟。
写卡片笔记后,每当写到转述时,常常会卡壳,卡壳后停下来思考时,会发现许多问题。原来,写也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心怀虔诚地去阅读,遇到有触动的观点或方法时,用自己的话提炼出精华,慢慢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算是真正有效的“阅读”。
阅读过程中如何写卡片笔记?
小米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的精髓,写一张卡片分四个步骤:摘录+转述+个人体验+行动指引。
根据这四个步骤不断地练习积累卡片,写完一张卡片顺便打上标签,当卡片笔记达到一定数量后,这些卡片会根据标签自动产生关联。
001利用卡片笔记打造自己的知识树
我们每天都活在大量的资讯里,阅读、新闻、朋友圈里都有值得学习吸收的信息,知识是学不完的,只能过滤掉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吸收自己想要学习的部分,对将来理解知识,深度思考和提升写作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近几年养成了每天睡前读几页书的习惯,一开始看的比较杂——文学、心理学、经济学、个人成长等方面的书抓到哪一本看哪一本。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于是开始在书堆里筛选,现阶段基本上只看个人成长、阅读写作这几方面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书。
每天积累一点知识,日拱一卒,半年下来,我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均得到了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卡片笔记写作练习我明白了:学习、读书不贪多,汲取精华部分,反复研读,持续实践。
比如最近学习做卡片笔记,就专注这一类写法,学到一个知识点练习成百上千遍。
刻意练习筛选信息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把每天吸收的信息与自身经历联系起来,让信息和知识为我所用。
002阅读时随手记录,让知识卡片间产生关联
每当我们读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判断哪些值得写,然后记下来;如果这与我们的长期思考有关,对发展已有的想法有帮助,我们就会记录到永久笔记里。
阅读时遇到有触动的点,要及时记录下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联系原来的想法,不断完善,就形成了一张永久卡片笔记。
今天我读到《秘密》这本书里,获得幸福的方法是保持觉察,每天感恩身边的事物这个观点触动到我,于是动手写了一张卡片。
写卡时发现这个观点与之前在《纳瓦尔宝典》里幸福篇类似,但是秘密的幸福篇更加具体。把这两个卡片笔记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关于“如果增强幸福感”的永久笔记。
带着刷新认知的目的去读书,一边读一边思考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写笔记。记录笔记时,勤思考,关联原有的笔记,整理成永久笔记。写作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003、卡片笔记写作法需要长期坚持练习
写作绝不是单纯的练习,而是每天要重复多次的刻意练习。
坚持做长期主义者,不是简单的机械练习,而是要打造一项技能,每天刻意练习,积累更多的经验。
我们每天坚持阅读,不断思考,坚持写卡片笔记,闪现灵感和永久笔记越攒越多,写作也自然而然变得越来越轻松有趣。
在遵循二八定律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生命中百分之二十的重要的事情——通过刻意练习写卡片笔记, 经过一万小时的积累,卡片笔记这个雪球会越来越大。
如果你也热爱阅读写作,不妨来卡片笔记陪伴群跟优秀的伙伴们一起利用flomo软件练习写卡片笔记,让写作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