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从开始日更写文后,可以说我真的忙的连锻炼的时间都没有。而且自感越来越懒,早就没了前几年在健身房和私教一起训练的干劲。
去年夏天,我被上级部门抽调做一项阶段性的工作。办公室内人多,我就在一张小桌上用笔记本电脑工作,头顶是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冷风长期侵蚀着我的背,让我的背在两个月后出现酸疼,我这才不得不重视我的身体健康状况。
人往往都是这样,只有在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真正的重视某个方面。
首先我分析了一下导致自己背疼的原因。先是换了一个大的办公桌,然后配合我自己的时间,请了中医理疗师上门刮痧,还在家里添置了一个背部按摩器,下载了健身软件,每天跟着软件,抽出15分钟简单地做一些增加身体柔韧度的运动。
大概一个月后,背疼的这个情况就有了极大的改善,慢慢地,感觉不到特别的症状。
巧合的是,因为工作的地方停车位太紧张,我需要把车停在附近,然后步行到办公室、加之这个位置离L先生很近,我们就约着一起吃午饭,饭后,我会步行送L先生回他公司然后再步行返回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看似一项项无心之举的叠加,完全是我在自己没有时间的情况下,被动做出的选择。
结果最近学习了一些科学锻炼的知识,突然发现,自己在没有时间去健身房的情况下,日常这些竟然很不起眼的习惯,还是比较科学的锻炼方法,而且这样的方式对身体健康还很有帮助。
难怪我在自己总体睡眠时间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日常精力旺盛,原来,我已经在锻炼的路上过了快一年了。
02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又美又瘦又健康。的确,一个好的身材,会让一个人的生命状态特别的年轻,生理年龄也会比实际年龄小。
要想达到这一点,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通过运动来实现。
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总是觉得只有通过去健身房锻炼、或者坚持天天跑步的人才叫锻炼,却把每天忙碌在家务中的生活当成疲于奔命,忽略了这种融入在生活中的锻炼。
其实有时间去健身房,请专业的私教,针对你的各项测试进行训练指导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房,遇见什么样的私教,还真是一个技术活。
那些经常更新环境来吸引顾客的健身房,一进去就让人觉得闷,有可能还甲醛超标。而且并不是每一个私教,都能够带给你真正科学的知识和训练方式。
尤其是当你被他们给你灌输的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观点折服时,其实你可能并不知道,你学到的可能就是错误的知识。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认识呢?
最近我正好学习了潘石屹、徐小平等企业家以及各路明星的私人健康管理教练张展晖的健康管理课程,对比发现,以前健身房的私教,传递给我的很多知识,有一些与张教练的观点完全不一样,这样看来,有一些还真是有问题的。
03
过去我们去健身房,私教总是会对我们讲,健身就是要通过提高肌肉来挤占自己体内脂肪的空间,从而达到健康瘦身的目的。
但实际上,那些体重超重的人群全身是肌肉的人也大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超出身体的体重如果没有肌肉的支撑,可能根本没办法移动。长此以往,肌肉也就锻炼出来了。
而且增加肌肉这项训练对于基础代谢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其实是一个低效率的方式。
而高强度的力量训练,其实可能会对增加肌肉减少脂肪也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尤其是每个人的心肺承载量天生就存在差异,适合别人的运动未必适合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而盲目地增加高强度运动量,可能还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的丈夫,就是在健身房的训练中意外猝死,导致这个风险的原因,就是他的心肌梗塞突发引起的。
所以,我们要清楚,任何的锻炼都要在自己的心肺功能的合理承载范围内,每个人的心肺承载能力必定是有差异的。
没有必要按照普通标准值强迫自己训练,因为我发现各个渠道看到的这些所谓的标准数值都是有差异的,所谓科学的背后更多的可能会是伪科学。
锻炼之前,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动态拉升而不是静态拉升。我们锻炼最重要的目标是增加身体的柔韧度,这些才应该是健康科学锻炼的真相。
运动减肥,让自己更健康的愿望很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尊重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运动习惯,不盲目、不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04
最近《时代周刊》有篇文章叫做“关于每天都要运动的真相”,作者通过分析了各大学术期刊,揭示了运动的真相。
原来运动这件事,每天花15分钟都有效,没有必要耗费自己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最有趣的是,相关科学研究表明,每天步行到一万步,已经是最佳的运动状态。
我也没有搞明白,为什么朋友圈里微信运动霸占封面的那些人,竟然可以一天走到七万步,这么热的天,在室外这么暴走,难道不会中暑吗?
运动没有必要过量,过量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想一想能量平衡,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职业运动员到了50岁以后,身体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其实这也和年轻的时候过量的运动消耗身体是有关的。
《时代周刊》的这篇文章,还给了我们这些没有时间运动的人,一个让我们欣喜的消息。
那些每天连15分钟锻炼时间都没有的人,不管是隔天锻炼,还是一周花一个上午或下午锻炼150分钟,效果是差不多的。
这也和张展晖并不建议天天锻炼,其实隔天运动,效果还会更好不谋而合。
综合了各大科学研究和分析,我发现日常走路以及在跑步机上上坡走的方式,真是一个好的锻炼方式。
我想起了《法国优雅太太教我的那些事》,那个迷人的法国房东太太,她总是通过去超市购物、买菜等看起来无聊的家务劳动,把这些事情变成了自己的锻炼,不仅让自己心情大好,还把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充分利用,所以身材总是那么的曼妙,没有那些恼人的脂肪。
一个会利用时间的人,只要想开始锻炼,完全可以从日常生活配合自己节奏的方式开始。
其实每天15分钟的步行都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听起来会不会像是懒人们的福音?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规划出这样一段时间,让我们一起又美又健康,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发生。这是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儿呢?
赶快走起来!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