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到协作的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朋友外,就是互相协作。所谓的公司、社群等,无非分任不同的角色彼此协作,尤其如果又牵涉费用的话,已经框定了彼此的权责关系。大家合得来,目标又一致就一起奔赴前程,不然一拍两散,过好自己的日子也挺好。
有一位同事跟我讲“涌泉之恩 滴水报答”,平心而论,或许心里是有一点点求回报的意思。不过回头看看,大部分时候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顺道利益了他人。听别人这么刻意讲出来,心里挺有负担,感觉承受不起,想要逃开,硌硬得狠(具体意思戳这里)。好像非要活出让对方满意,才觉得靠谱一样,一来现实层面做不到,二来他人的期待,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述情与共情
每个人跟他人相处,难免的,心里都揣着一嘟噜的“期待值”,“预设值”,倒也无可厚非。或许,一方面是需要常常表达自己的需求(述情),别人并没有那么的了解你,哪怕是熟悉的人。我常常困惑于一个朋友,感觉越熟悉越陌生,因为他表达得太少,也看不到有什么渠道去了解。另外有一次,因为去日本的事情对X很不爽,之后反思是自己的问题,没有直接讲。直接讲,哪怕很生气地讲,都是坦诚相待。
《爱的五种能力》提到亲密关系相处的三种层次:
1、从不考虑他人,一切为自己;
2、用自己认为对别人好的方式,去努力对人好;
3、看到别人真实的需要,用他自己认可的方式对他好。
第1种容易识别,比如电影《巧克力情人》中的母亲,强迫小女儿按照陈规陋习不许结婚,照顾自己终老,压根不管女儿的幸福与死活。
第2种特别迷惑人,也忽悠自己。我们觉得自己很努力对人好,别人未必领情,可能贴上冷屁股。这是另外一种我执,太过自我的“弯曲表达”。
第3种有点难,需要特意的训练,比如沟通、冥想等,对人和需要保持敏感度。
记得@茉莉菠萝蜜 童鞋送了我一个小小的茶罐,上面专门有“惟精惟一”四个字,让人惊喜。她说:“看到你的微信签名,知道你应该挺喜欢这四个字做座右铭。又看你喝茶,需要装茶叶,这样小带着去哪里都方便。”
看,一件多么用心的礼物!就像电影《阿凡达》的沁人心脾的一句话:I SEE YOU。我把你放在心上,我看到你的需求,你的心,你的悲伤与痛苦(《阿凡达》主题曲)。
(师父说 陪伴,就是他看到了我们的心,哪怕远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默默陪伴)
如果对人的需要,实在不敏感,怎麽办?给自己想了一个办法:直接问,不断做确认。
例如给一位朋友送一个礼物,点对点确认:您想要什么礼物呢?这个礼物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例如,同事间协作,尝试确认:这是你想要的方式吗?目的是?此外还有其他方式么?(做到一件事情有84000种法门,只有那一条道路么?)
常常确认,你会发现结果挺不一样的。对于初起步做产品或服务的人,产品、服务一般跟“衣食父母”———用户——相关。虽说用户调研问卷容易自说自话,不过巧妙设计后得到的反馈(例如让用户自己写字),一定有参考价值。用户呈现的不一定是你愿意听,却真实代表他内心的声音。哪怕看完不高兴,至少可以推动你改进产品,优化服务。
为什么非要有反馈不可?
我们在商业上的价值,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你供应的稀缺,哪怕很烂照样有人买单,比如很多攒稿书。假如做好书又稀缺,就容易占据市场,成为销售寿命长、口碑又好的爆品。iPhone高端智能机压倒性优势时,小米手机发现,诺大的中国,庞大的受众群体想要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供求关系大嘛!
人际关系的沟通,效果由沟通方定,而不是你觉得自己做了多少,“为别人好”了多少。
父母亲大部分时候觉得为你好,勤穿秋裤早结婚生孩子按照给你选的路走,不关注子女的反馈与感觉,于是代际冲突出现了。
昨天看到一条新闻,一男子为求复合跪了一天遭遇车祸。从女生的角度想,“跪一天”的努力可能跟前女友的需求差距甚远。如果我是这位女生,估计尴尬得不成,恨不得从不认识这人,心里不由感叹“分得对,分得好”呢!
越努力,越背道而驰,这恐怕就是世间情感错位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不守规矩,打着“爱的名义”的“努力”伤害别人前,先害透自己。规矩,就是“五戒十善”,凡是背弃它的努力,终究徒劳(具体释义见这里),越努力祸害越大。
作为子女,除了共情更要述情,多表达诉求。最重要的,或许是训练自己提升工作、生活的能力和财力,用事实证明自己能照顾自个,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可靠、精彩。当结果摆在面前,以事实服人。(平常说话做判断,以事实和细节为依据,容易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反思一下: 你努力对人好,真的是对他人好么?是否你对别人的诉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有把别人,真的放在心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