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一个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词儿,可是,大部分人并不理解什么是自尊,更不知道自尊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实际上,自尊正在决定着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等。同样的,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也是每一位家长肩负的必要责任。
一 自尊是什么?
下面是来自360百科的解释:
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心理成分。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
这个解释有一点抽象,有一点学术化,可能不好理解,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自尊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认知,就是:你是怎么看待你自己的。包括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的行为准则是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等等。
这些认识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你对自己的认知。
第二个知识点,自尊是一种感觉。它不是我们各个感官带来的那种感觉,它是来自于思维内部,由于认可某一种信念或者原则,从而产生的对自己的感觉。
假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你会处处显示自己的勇敢,并在产生恐惧的时候,想办法消除恐惧,让自己表现的很勇敢。长此以往,你会有勇气面对各种场面,并具有控制恐惧的能力。这种自尊带给你的感觉就是胆子大。
第三,自尊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的。比如,你认为你很聪明。可能是因为在你很小的时候,家人、老师、朋友就会经常跟你说"你好聪明啊",你自己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也经常证明"我很聪明"。时间长了,"我很聪明"这个信念就会进入你的潜意识。
第四,自尊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因为人类本身一直就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对自己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身体会衰老,年轻时候的一些事情就做不了了,你的认知就会接受这种变化。
又或者,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升级自己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也会让我们的自我认知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来讲,自尊也是学习的产物。
所以,如果给自尊下个定义的话,自尊就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的,因为自我认识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二 自尊的形成
自尊是自我认识形成之后,大脑产生的感觉。所以,搞明白自我认识是怎么来的,就明白了自尊是怎么形成的。
因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从出生开始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出生开始说起。
人一出生,就开始用自己的感觉系统,去认识这个世界,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脚去触摸,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
比如,当我们形成"原来水是有温度的,高温的水会让我感觉到烫"这样的认识,既完成了对水的认识,也完成了对我们自身的认识:我可以感觉到水的温度,太烫的水会让我疼痛。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方式,接受外界刺激,并根据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认识。可以说,是我们的外在环境决定了我们形成什么样的自我认识。
刚才的例子,是物理世界带给我们的自我认识。同样的,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也会让我们形成自我认识。比如我们的父母和家人,以及我们的生存环境。
如果,父母对孩子经常训斥、责备。孩子就会形成"父母对我不满意"的认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我无能"的信念。这种信念,会在将来严重影响孩子向外探索的动力和信心。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的各种行动给予赞赏,给予鼓励,孩子就会形成"我很行"的信念,这种信念,让孩子有勇气、有动力去向外界探索和试错。
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请记住: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差别不大,差别大都是后天产生的。
所以,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人在提倡赏识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人的一生会对自己形成很多的认识,比如,对运动能力的认识,对音乐能力的认识,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对内在情绪的认识等等,这些认识就会形成一个认识集合,这个认识集合,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认知。
这就是自尊的内核,也是自尊的结构。
这些认识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一个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那么这种认识可能会影响他对其它事情的认识。他可能会因为遇到几次比较难的数学题,解答不出来,就认为自己数学不好,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从而放弃努力。
也就是说,在这些认识当中,有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信念,是对我们的自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的认识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会因为自己学习和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改变的仅仅是外围的认识,并不能改变核心信念。
所以,心理学家由此提出原生家庭的概念。实际上,只要我们发现了自尊的结构,发现了核心信念,要重塑自尊也是可能的,这也是摆脱原生家庭影响的有效方法。
三 自尊对我们的影响
人类的行为流程是这样的:先有感觉或者是情绪,在感觉或者情绪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些行动的目标想法,然后大脑会调动理智,去思考实现目标的方法,最后,大脑通过调动身体其它器官去执行这个流程。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我们有了感觉或者情绪呢?
答案就是:自尊。
我们除了基本的生理性感觉之外,其它感觉与情绪的产生和来源,都与自尊有关。
前几天,有一个学生上网课,因为上线迟到,被老师指责。这个学生认为还有其它同学也迟到了,老师并没有指责他们,还认为老师"出没"(挖苦)他,于是开始情绪失控,大闹网络直播课堂。这个事件在告诉我们,自尊是诱发行为的根源性因素。
人们的行为,通常都是基于自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以说,你的自尊是什么样的,你对外的行为就是什么样的。
一个认为自己是优秀学生的人,一定会努力学习,用成绩和名次来证明自己的优秀;一个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人,一定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一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一定会喜欢做让自己显得聪明的事,而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参与。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什么是利?什么是害?
与自尊相符的就是利,与自尊不相符的就是害。可以说,自尊,就是个人发展的隐形限制。
所以,自尊才是教育最应该关注的东西,所有的智力、行为等外在表现,都是自尊引发的结果。
人类一直在追求所谓的自由,实际上自尊就像一把锁,已经把自由锁在一个框架之内,真正的自由,是能打破自尊限制的自由。
四 打破自尊的枷锁
既然自尊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大,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自尊是正常的,什么样的自尊是不正常的。作为家长这是必修课,因为孩子的自尊首先就是被父母塑造出来的。
有人把自尊区分为高水平自尊和低水平自尊,所谓高水平自尊就是过度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也可以叫虚荣心。低水平自尊就是自卑,认为自身什么都很差。
自尊是一种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感觉,自信或者自卑都是一种感觉,是从感觉层面来区分自尊的高与低,是在现象层面进行分析,并不能真正解决自尊的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掌握了正确地、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方法,就能重塑自己的自尊,就能解决因为自尊带来的思维和行为的局限。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发现自我认知体系。
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可以语言描述出来的,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发现自己的自我认知体系。
自我认知体系通常会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关于"我"是什么样的人,比如"我"是一个聪明的人,"我"是一个勤快的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等等。
二是"我"有哪些优点,所有的优缺点都是比较出来的,比如,我比大部分人跑的快,我比别人记性好等等。
三是关于与人交往的原则,比如什么样的人可交,什么样的人不可交,与不同的人交往,你有什么准则等。
四是对待工作的原则,是按部就班式工作,还是把工作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如何对待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等。
五是对待生活的原则,是追求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内心满足等。
其实,所有这些对自我的认识,都是为了发现第一个内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自尊的核心信念。如果这个认识出了问题,别的方面的思维和行为,都会有问题。
第二,是审视自己的核心信念,看看这种信念给你带了什么样的感觉和情绪反应模式。
假如,你的核心信念是:"我"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有人说你不聪明你有什么反应?如果有人用事实证明你不如另一个人聪明,怎么办?如果有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你会有勇气参与吗?
上面这些,都属于思想实验,你需要好好想一想,也许就能发现自己的核心信念,给你建立了什么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如果你没能发现自我认知与自尊的关系,你永远都会活在感觉里,永远也脱离不了情绪的控制。只有你真正地觉察到,个人信念与思维行为之间的关系时,才有可能走出这种控制。
第三,是重塑自己的自尊体系。
樊登曾经说过一句话:"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塑造人们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我认为,这句话点到了教育的本质。
那么如何塑造自尊体系呢?
改变核心信念是重塑自尊的关键。大部分人对自我的认识都是基于感觉的,比如我们常说"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或者"我是一个理性的人","我觉得我不是学习的料"。
这种自我认知正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自我限制。
所以,站在人类物种的角度来看自己,每个人都是头顶着1000亿个神经元的智能动物,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大部分人与人是无差别的,所谓差别都是人们强加给自己的。
我们现在的喜好与特长,只不过是过去偶然的经历造成的。在这些喜欢与特长里,藏着我们生命的方向和目标。每个人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发现这个方向和目标,并实现它。
以上,可以作为自我认知的核心信念,也是重塑自尊体系的起点。
有了这个核心信念,我们就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其它方面,比如学习、社交、工作、生活等等,你会发生,在这个核心信念的支撑下,原来所有的认知都会发生变化。
你不会再说"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或者"我是一个理性的人",所有这些认识,只不过是你作为一个有智能的生物的一种想法而已。
应该这样说才更加客观:我在想"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在想"我是一个理性的人"。实际上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怎么去做,这才是成长的关键和真理。
在这种正确的自我认知之下,你将不再受自尊的限制。
总结
作为家长,必须要把建立自尊体系,当作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所有的外界表现只是自尊的表现形式而已。
如果只在表面下功夫,今天报个辅导班,明天学个兴趣班,不注重孩子内心的自尊体系建设,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他会重新建立一套对自己的认识体系。当他的自尊体系与家长的要求相矛盾的时候,叛逆必然会发生。
所以,从现在开始,重视孩子的自尊体系建设,让孩子只有青春期,没有叛逆期。
作者:军号先生,硕士退役军官,崇尚科学,专注教育和个人成长,发现教育背后的方法论,赋能中国千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