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道,伟大征程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周易》中八字箴言揭示了我们应该对待时间的态度。在中华文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一直在历史时间中奋然前行,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的指引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创造历史时间。

雄浑积淀,历史是时间的积累。历史的厚度,决定了攀登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回望过去,走向未来,在历史时间的长河中画下中华文明浓墨重彩的一笔。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前一天,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仿佛凝固的时间。那些毅然奋起的呐喊,那些坚毅笃定的目光,那些慨然前行的身躯,清晰刻画出一个伟大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

快慢自如,辩证是时间的尺度。快与慢,这其中蕴含着时间的辩证法。历史,并非直线匀速行进的时间过程。天地转,光阴迫。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置身“压缩时空”,人们对发展的期盼尤为迫切。观时间、思当下、谋未来。今日的中华大地上,历史与空间的经纬交织中,长时间维度、大历史格局鲜明而深刻。从尽短时间中我们不难读出一种追赶时间的“紧迫感、时代感”。

为政之道,人民是时间的归宿。时间观的背后,是政绩观,是群众观,是价值观。人民领袖,为人民而奔忙。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随物流、不为境转。有了这样坚毅的定力和韧劲,时间就成为了关键的变量、强大的催化剂。今天,我们是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就应当树立超前意识,敢做时代的弄潮人。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我们必须走在时间前面,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时间,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边。

何以中国?三千多年前,“中国”镌刻于何尊内底;三千多年后,“中国”镌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底,成为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时间,是奋斗的方向,也是奋斗的方式。以大历史观,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时间线。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新时代中国,“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