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定义一下“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看来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也就是说,所谓知识,最终只不过是一些信息,然而,它们也不是任何信息,而是1.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2.更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方法论总是想通的,你看,若是信息这个东西想要被称为知识,需要具备这么仅仅两个条件,那么绝大多数信息就会被筛除,之前我们说所谓的选择,其实无非就是添加条件,你看,背后的机理是否完全相同、相通?
于是,绝大多数的信息,谈不上是知识。
定义清晰,会使我们有不一样的选择和行动,比如,我会时不时的在我的微信公共账号里分享我看过的好电影,虽然这显然是娱乐类内容,但从我的定义角度望过去,这是知识,实实在在的知识:
1.它肯定影响读者的决策——大多数读者真的会去看,看完之后真的会很爽,因为我只推荐我真的认为极好的电影;
2.长期看来,它肯定会对读者带来更好的结果——起码品味和品味都提高了,因为品味和品位都和耐心一样,都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若是品味和品味都提高了,那么,将来的输入质量只能越来越高。
于是,分辨只是就很容易了,无非问自己两个问题:
1.知道了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
2.长期看来,这些东西可能会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你应该见到很多人,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说类似这样的话:
唉,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早知道就该多读一些书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很高很高,但他们已经没有办法了——他们彻底回不去了!然而你可能并不知道,他们还有更为无奈的事情:
他们把这样的话讲给自己好的孩子听,显然是充满了真诚的劝说,却没有任何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明白......
有什么比“发现自己已经没希望了而后又明显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同样没希望”更令人绝望的事情呢?——难以言表却又实实在在的痛。
一代又一代的人,大部分都是如此——问题出在哪里?我的观察和结论是这样的:
他们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没用,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维度:他们不考虑短期长期.....
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用处的时候,都一样,心里有着“很理性”的依据,我想学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没用的东西,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