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先知》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之所以成为父母
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
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
只有明白这一点
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
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
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
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
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
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
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
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
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
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可以说,焦虑感是孩童时代的通病
所以可预见性和坚持原则对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
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感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
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大多数父母都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
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
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
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
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今天给大家推荐豆瓣读书年度受关注图书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