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林峰乡明星村。她是姊妹中的老大,初为人母的欣喜,并没有在她母亲那里持续太久,四个孩子的连续降生,让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
从她记事起,一直在外祖母家呆着,她对于母亲的记忆,是少之又少。外祖母家离得很近,爬一个坡就到了。稍微大一点时,她就白天在外祖母家吃饭,晚上再爬一个坡,回去看家。一个人往返,是她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固定行程。
不过是让她高兴的是,她是可以上学的。在学校抓紧完成作业,下午一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干活。洗衣服、喂猪、割猪草………到秋收的时候更忙,还要收稻谷,搬玉米,挖红薯。
母亲说童年时她最喜欢捉鱼了。因为要打稻谷,就得把有些田里的水放干,她就可以弟弟妹妹们一起下去捉鱼了,虽然每次都弄得一身泥,收获的成果总能能让人开心。每次捉了鱼回到家,外祖母就会给他们四个小家伙做鱼吃。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的其乐融融,她现在说起来还眼里闪耀着光芒。
母亲上学时成绩很好,有次学校举办作文比赛,她荣获二等奖,奖金八元钱,母亲把钱拿回家给了外祖母,外祖母很高兴,特地去集市买了肉作为奖励。那时候想吃顿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而好景不长,家里实在没钱供她上学了,于是她便带着她被湮没的梦想,跟着亲戚一起,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踏上了打工之路。
她说她在福建某工厂做彩绘,虽然工资少,每到月底还总给家里寄钱,勉强维持生计。才开始去什么也不会,跟老员工学。一个外地人,又没钱,自然要受些排挤。工厂包吃包住,也算解决了温饱问题。
在福建打工那年,也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从此,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一个能嘘寒问暖,陪伴自己的人。他们一起在外打拼,2006年,我的出生,并没有让她停下奔波的步伐,就像当初她的母亲把她托付给自己的母亲一样,母亲把我托付给了奶奶,又和父亲一起去广东打工了。母亲说,那时的工资比以前高很多,他们想趁着年轻,多挣一点钱,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便只能在逢年过节时见到她了。
直到我上六年级,母亲才回来养胎,生下小弟。虽然在家,但一点也不比在外面清闲,带娃,做家务,也很是辛劳。
我印象里母亲对我很严厉,也知道为什么,母亲没有考上好大学,没有拥有很好的人生,她希望我能拥有好前途,不像她一样。更重要的是,在外打拼的时候,她愈发坚信,惟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我爱我的母亲,希望时间可以流逝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可以用那双充满朝气的手去染黑她那被时间吹白了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