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吗?她在大城市拥有一份不错的薪水,可工作多年却没有任何积蓄,因为她有个“无底洞”般的“家”。家里生活费要她出,房子要她买,哥哥结婚也要她负担......每当她稍有反抗,就会换来“我们辛辛苦苦将你养大,供你读书,你才有今天。现在你出息了,翅膀硬了,就不顾我们死活了?”,或者“你哥哥小时候对你那么好,他现在缺钱结不了婚,你就不管啦?”......于是,樊胜美一次又一次的妥协,直至自己崩溃!这就是“情感勒索”。
不要以为只有绑架勒索伤人,情感上的勒索才是真正的伤人于无形!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还没意识到时,或许已经被它所绑架,予取予求。
《情感勒索》一书将这种通过不断地给对方施压,以达到让对方屈服的目的的沟通方式,定义为情感勒索。
作者苏珊.福沃德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她的作品《原生家庭》和《恨女人的男人们和爱他们的女人》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本书是她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查阅大量资料所著,至今已畅销全球二十余年。书中总结了情感勒索者的种类和手法,分析了勒索者与被勒索者的想法,给出了摆脱情感勒索的建议。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情感勒索》的内容。
情感勒索者的种类
1、施暴者
施暴者又分为主动施暴者和消极施暴者
林曦与丈夫性格不和,常因家庭琐事争吵,于是林曦提出离婚。结果丈夫威胁她说:“你如果敢离婚,以后就别想再见到孩子”。林曦担心丈夫和她抢孩子的抚养权,万一输了真的会见不到孩子,就妥协了。这就是主动施暴者。
而消极施暴者,通常是在双方发生矛盾后,不理不睬,将对方当空气。而另一方在长期的“冷暴力”下,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不得不认输、妥协。
2、自虐者
《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母亲陈婷,在经历飞机失事后,丈夫去世、女儿还小。为了让凌霄能留在身边照顾自己和女儿,她在病情好转后,仍会时不时地自杀。凌霄为了让她能活下去、正常生活,只能放弃父亲和心爱的人,留在从小抛弃自己的母亲身边,最终患了失眠症、长期神经衰弱。
陈婷认为凌霄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在后来凌霄回国后,她还追到了国内。在自以为是地照顾凌霄生活的同时,去他的工作场所,要他与她选定的女孩谈恋爱......当凌霄反抗时,她又一次自杀。
这种自虐式的情感勒索者,伤人伤己而自觉,既可怜又可恨!
3、悲情者
Tina的大学同学来她所在的城市出差,两人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约好下班后碰面。于是,Tina打电话告知父母晚上不回去吃饭了。父母在电话中没有表示不同意,只是一个劲地叹气,说她现在动不动就加班,难得不加班又出去,等以后结婚了估计要见一面都难。这已经不是父母第一次说这种话了,Tina本不想理睬,但父母的话又不时在脑中重复,让她很是愧疚,最终只能找个理由拒绝了与好友的约会。朋友很失望,大家工作都忙,难得有机会又无法见面。Tina也难过,虽然她回去陪父母吃饭了,但食不知味。
悲情者在生活中是最普遍的:父母对待孩子时,情侣出现分歧时......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知好歹呢?”
“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父母将你养那么大容易吗?”
“我也是因为太在乎你了......”
"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竟然......"
总之,悲情者的脆弱、难过,会让对方感到愧疚、自责,最终妥协。
4、“引诱者”
胡杏儿与黄宗泽相恋7年,期间黄宗泽一次又一次的许诺,却总是光说不练。终于,胡杏儿再也不愿相信黄宗泽,毅然放弃,才从这段感情泥沼中走出来。
现实中这样的情感勒索者也不少见,他们表面上不断地给你好处,却始终不兑现,当你要退出时却又一次给出诱人的条件,让你犹豫、退让。例如:商业上不诚信的合作伙伴、婚姻介绍所遇到的感情骗子等等
情感勒索者之所以会成功,通常是利用了对方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
和你最亲近的人,也是最了解你的人。或许他们并无恶意,但他们的行为却依旧会对承受者造成压力,影响正常生活。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情感勒索常用的手法,知道如何应对。
情感勒索者常用的手法
1、二分法:非黑即白
Linda每天的工作量很大,经常加班到很晚。周五晚上是她男友的生日,两人早就说好一起过,于是她准备准时下班,周六上午一个人来加班把事情做完。结果经理看她一下班就收拾东西,就过来问她要报告。Linda解释说明天会加班做完,不会耽误的。结果经理一脸失望地看着她,说原以为她是个上进的人,没想到这么不负责任,自己的工作都不能完成,以后怎么能将重要任务交给她云云。最后Linda只能留下来继续完成报告。
这就是典型的“非黑即白”式的评判模式,勒索者通过言语让承受者自责,仿佛自己十恶不赦,最终自愿去完成对方的要求。
2、病态化
勒索者经常会通过语言或行为,让承受者对自己的判断、人格产生质疑,最终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怀疑。
3、联合战线法
勒索者除了自己会给对方施压外,还会联合身边的人一起给承受者压力。
前面提到的林曦,其丈夫担心她只是暂时性妥协,于是将她要离婚的事告诉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结果一家人一件林曦就劝她,孩子的爷爷奶奶甚至有意无意地问她是不是外面有人了,致使林曦头疼不已,老人的介入让她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4、消极比较法
最典型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家长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补习班包下来,还不忘将自家孩子与别人比一下。孩子们为何那么痛恨比较,痛恨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在此过程中承受了家长无法想象的压力,被家长左右了思想,无法活出自我。
如何摆脱情感勒索?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承受着情感勒索时,要及时地停下,打断勒索者的节奏,让双方都冷静下来。然后在考虑如何应对,决不能火上浇油。
1、化敌为友
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实际上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尤其是家人、爱人之间都是为了彼此好,只是方法不同。这时就应该坐下来,寻找共同目的,商量出最佳方案。
2、条件交换
这种情况在工作、商业上较常见,不过你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要求你那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才能给出相应的利益予以交换。
3、幽默感
幽默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文提到的Tina,如果在父母要求她回家吃饭时,以轻松的语气告诉父母这个约会很重要,并答应今后一定少加班,经常回家陪父母吃饭。父母高兴了,自然也是能理解女儿的难处的。
《情感勒索》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我们在生活承受,却未意识到的情感压力。这些压力大多来自我们的亲人、爱人,虽是小事,却是不断发生的。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解决,星星之火亦可燎原,我们终将被日积月累的情感枷锁压垮。
读《情感勒索》,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情感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或止损,才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