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和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 SS)是两种临床表现和病因不同的疾病,以下是它们的核心区别:
---
### **1. 病因与机制**
- **灼口综合征**
-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 **神经病变**(如三叉神经异常)。
- **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
-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应激)。
- **营养缺乏**(维生素B、铁、锌等)。
- 属于功能性病变,口腔黏膜无明显器质性异常。
- **干燥综合征**
- **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如唾液腺、泪腺)为特征。
- 可能单独发生(原发性)或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
### **2. 核心症状**
- **灼口综合征**
- **口腔症状为主**:
- 持续性烧灼样疼痛(舌、唇、颊黏膜多见)。
- 口干(非持续性)、味觉异常(如金属味)。
- 通常无唾液腺或泪腺的明显损伤。
- **干燥综合征**
- **外分泌腺功能障碍**:
- **口干**(唾液减少,进食需水送服)。
- **眼干**(异物感、灼热感,泪液分泌减少)。
- **全身表现**:
- 唾液腺/腮腺肿大、多发龋齿。
- 疲劳、关节痛、皮肤干燥、间质性肺病等。
- 可能合并淋巴瘤风险增高。
---
### **3. 诊断方法**
- **灼口综合征**
- **排除性诊断**:需排除口腔感染、真菌感染、口腔扁平苔藓等。
- 可能进行内分泌检查(如血糖、激素水平)、心理评估或神经功能测试。
- **干燥综合征**
- **免疫学检查**:抗SSA(Ro)、抗SSB(La)抗体阳性。
- **唾液腺活检**:显示淋巴细胞浸润。
- **功能测试**:唾液流率测定、Schirmer试验(泪液分泌量)。
- 可能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ANA阳性)。
---
### **4. 治疗方向**
- **灼口综合征**
- **对症治疗**: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漱口液)、辣椒素制剂。
- 处理潜在病因:补充营养素、调节内分泌、心理干预(如抗抑郁药物)。
- 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自愈。
- **干燥综合征**
- **替代治疗**:人工唾液/泪液、保湿剂。
- **免疫调节**:羟氯喹、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严重者)。
- 全身并发症需针对性治疗(如肺、肾受累)。
- 需长期管理,属慢性进展性疾病。
---
### **5. 患者群体**
- **灼口综合征**:多见于中年或绝经后女性。
- **干燥综合征**:女性占90%以上,高发于30-50岁。
---
### **总结**
- **灼口综合征**是口腔局部的功能性疼痛综合征,与神经或心理因素相关。
- **干燥综合征**是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外分泌腺损伤为核心,可能累及多器官。
- 两者均需专业医生鉴别,尤其是当口干症状重叠时,需通过免疫学及腺体功能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