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用手脚去学,不能只用心去学。用心学,替代不了用手脚学,一定是用肌肤去触碰,有肌肉记忆,有现场、现物、现实,才能知行合一。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如何?”
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於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事亦似专求诸外了。‘时习’者,‘坐如尸’,非专习坐也,坐时习此心也。‘立如斋’,非专习立也。立时习此心也。‘说’是‘理义之说我心’之‘说’。人心本自说理义,如目本说色,耳本说声。惟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说。今人欲日去,则理义日洽浃。安得不说?”】
子仁问《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说,学习是后知后觉者效法先知先学者的过程。老师您认为呢?”
学习,当然是跟老师学,读书、拜师、交友,交良师益友,这是学习的大道,就像弟子们跟王阳明老师学习一样。王阳明老师是先知先觉,弟子们是后知后觉。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里面,朱熹注解说:
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心中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
朱熹又引用谢良佐的解:
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斋,立时习也。”
子仁所问,和王阳明所答,针对的都是朱熹这一段注解。
朱熹说,学习就是仿效,就是模仿,后觉模仿先觉,学习的最高成果是什么呢,是明善而复其初,回到初心,这和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实际上一样。
习,为什么是鸟数飞呢?要回到《说文解字》,习,繁体是習,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小鸟跟爸爸妈妈学习飞行,先是模仿,然后反复练习,终于飞起来了!这是知行合一,不亦悦乎!太高兴了!学到了,用上了,飞起来了,这才不亦悦乎。
所以,不管你是学义理之学,还是学技能之学,总之是在“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用上了,得道了,才能体会到那种不亦悦乎。
王阳明回答子仁说:“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只要专注于去人欲,存天理,那自然就能证悟先觉者之道。推究考证古人的遗训,下很多学问思辨,存养省察克制的工夫,也不过是要去除心中的私欲,存养心中的天理罢了。如果说‘仿效先觉的行为’,那只是说了学习的其中一件事,而且也是向外求索。谢良佐说‘坐如尸,立如斋’,尸,不是尸体,是在祭祀的时候,扮演祖先坐在受祭的位置上的人,直挺挺的端坐着。坐要像受祭的尸一样,站要像斋戒的人一样。这坐如尸,不是在练习坐,是在修习自己的本心;立如斋,不是在练习站,也是在修习自己的本心。悦,是天理道义愉悦我心的悦。人的心,本来就会对天理道义感到愉悦,就像眼睛本来就会喜好美色,耳朵本来就会喜好美声一样,只是为私欲所遮蔽牵累,才有不悦。如果私欲日益去除,天理道义日渐滋养,怎么会不愉悦呢?”
综合几位老师的讲解,就是一部《学习学》:
学习首先是模仿,照着老师教的去做。就像学拳一样,先要把动作模仿出来,才能慢慢体会到为什么。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学习,要用手脚去学,不能只用心去学。用心学,替代不了用手脚学,一定是用肌肤去触碰,有肌肉记忆,有现场、现物、现实,才能知行合一。如果没有现场、现物、现实,那心就悬在半空,坐如尸,立如斋,修习自己的本心,也找不到本心在修习什么。义理之学,也是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也要在日用常行中学习。
所有这些,你都有了相当的积累,有了相当的成就,才能体会到王阳明说的去人欲,存天理,去修习自己的本心,开始做减法。回到初心的心,跟出发前的初心不是一回事,因为它已历经沧海桑田,曾经沧海再为水,百战归来再读书。
王阳明的说法,是针对上根器的人说,或者说是针对当天当时的子仁说。朱熹的解,是针对下根器的人说,或者是跟大家说。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