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余华先生的这部作品,如果拍成电影,对我来说绝对是恐怖片,是万万不敢去看的。但是面对文字,我却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触目惊心的荒诞背后,却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死人”的善良和温情。
书中描述“死亡”后的虚幻世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残酷的弃婴、强拆、瞒报、蚁族、卖肾等的现实世界,主人公以一个“死人”的角色,在不停地遭遇另一个甚至一群“死人”的时空穿越中,展现出一个又一个荒诞的故事。
作品不时地给人一种窒息感和阴暗感,这些“死人”全是现实世界创造的悲剧角色,大都是卑微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死全无尊严,甚至都来不及与亲人好好告别。
现实世界中如何无能为力,来到另一个世界后,却看到了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一群死无葬身之地的“人”聚在一起,还原了最真实最温情的一面。所以,读这部作品最大的感受是冰火两重天。
作者一边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和残酷,让读者的心被现实窒息而难受,冷酷到极致;一边却又动情地描述人性的温暖,尤其是主人公杨飞与与养父杨金彪的故事,描写的如此柔软生动,温情到极致。
现实世界乌漆麻黑,虚幻世界却芳草碧连天,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
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人人生而不平等,却死而平等。
总体感觉作者描述的现实太过阴暗,太过虐心,希望这样的书不要让青少年读到,不要让他们对“生”产生疑问,却对“死”开始向往,这有点可怕。
但从文学的角度讲,我还是很佩服余华先生的这种创作手法,一个世界的“荒诞”影射出另一个世界“荒诞”,而“荒诞”背后却令人思索,这也正是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