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一碗正宗的常德牛肉粉

馋馋馋


天下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大晚上的好想来一碗家乡的牛肉米粉啊。

“诶,馨妞儿,你是哪儿人啊?”

“我啊,常德的。”

“诶,我知道我知道耶,常德的牛肉粉,七圆滴还是七瘪滴,对不对。”

七圆滴还是七瘪滴的意思就是吃圆粉还是宽粉。这句话几乎成了大家鉴定常德人的招牌性句子了。

吃了许多地方的早餐,最难忘最惦念的还是家乡的牛肉米粉。

常德米粉最出名的就是津市牛肉粉,津市牛肉粉又以刘聋子米粉最为出名,听说刘聋子不是真的聋子,讲别的他听不到,讲他的粉不好吃,他就听得到。

关于津市牛肉粉的历史可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据说是始于清朝雍正年间,当时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回族的一支分到了湖南津市。回族人的传统食品是牛肉面,与当地的主食大米不同,按照当地的食品原料,人们将大米磨粉打浆制成粉条,即米粉,辅以牛肉,就形成了早期的牛肉粉。早期的牛肉粉味道较为清淡,当地人在接受这种较为方便的食品后,经过改良,加入各种香料,精心烹制牛肉,使其味道变辣、咸,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津市牛肉粉。

早期刘聋子开粉馆,与回人交往甚密,掌握了回人加工牛肉的方法,又因为本身是汉人,他又根据汉人的喜好作了些改良。独创出“刘聋子”系列米粉,经他制作出的牛肉粉和牛肉钵子,烂度适中,咸淡适宜,具有辣,滚,香,鲜的特点,其关键在于他在熬制牛肉汤时加入了特制的“香药包”,让粉的味道更加地道。

孔子曰:食不厌精。我查阅资料说,刘聋子在煮牛肉汤时,除了用带髓的牛骨头,还加了二十多种中草药,用纱布装了,一起吊味。有八角、桂皮、甘草、花椒、草果、山萘、陈皮、白芷、枳壳、香叶、木香、肉蔻、小茴、大茴等等,而且煮牛肉汤时,盖子是不盖的,为的是将牛肉的腥气、臊气逼出去。煮至牛肉能捏烂时,捞出牛肉,在锅内加入一半的清水,再烧开,撇尽浮沫,让汤汁澄清,作为原汤。端上桌前,再加入牛油增鲜提味。

从刘聋子开始,津市米粉就变成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了。继刘聋子之后,现在粉馆已到了第四代传人,他的徒弟们都苦心研制特别汤粉的药方,让“刘聋子粉馆”的独特美味得以一直传承下去。

遗憾的是我至今也还没吃到一碗正宗的刘聋子牛肉粉,据说刘聋子不开分店,所以要想吃到美味就只能去津市了,慕名而去者络绎不绝。下次得空一定要去,我要把这个也列入到我的BUCKET LIST里面。

现在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常德牛肉粉”“津市牛肉粉”这样的店子,我住的这个小地儿,巴掌大的范围就有两三家,但是味道根本谈不上正宗,与家乡的口感相差太多了。

话说回来,我们镇上的牛肉粉味道也是极好的,离开家乡后便再也没能尝到那种特别的味道,每次回去都要跑到镇上细细品尝一番。洁白圆润的粉,浇上用牛肉精心熬制出来的原汤,再盖上小方块牛肉,咸淡适宜,入口香味浓郁,劲道十足。不像我在外面粉馆吃的米粉,筷子一夹便断,口感也绵绵的,牛肉也不入味儿。

天啦,这大晚上的,写不下去了,现在就想来一碗。亲们,有机会去常德津市,一定要吃一碗地道的刘聋子牛肉粉,保证你满意。叫上我,我请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为一个常德人,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吃过常德牛肉粉了。回想起在长沙读书时,嘴馋的时候总会怂恿着隔壁宿舍的老范、胡二爷去...
    周盼盼阅读 3,938评论 2 4
  • 多年前,我住的广州某小区里曾开过一家“常德米粉”餐馆,专做牛肉汤粉。走进小小的店堂,简简单单几张桌凳,玻璃台后摆着...
    行走北上广阅读 3,570评论 1 4
  • 常德牛肉粉再次进入我的视野,是在一则“常德牛肉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后。而作为一个在长沙生活了快10年的常德...
    喳西阅读 4,771评论 3 11
  • 如果对背井离乡的常德人进行随机采访:您离开常德以后,除了对父母家人的思念以外,您还会时常想起那里的什么?我估计...
    老周老师阅读 3,793评论 0 1
  • 学员领章发霉了 时间慢点吧 拿出当年的毅力 祝自己一举成公!
    前陆战兵阅读 1,8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