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读了马伯庸老师的新书:《长安的荔枝》,心有戚戚,进行记录:
天宝十四年,长安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离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 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
这真的像极了我们自己,遇到难办的工作,一边吐槽这不是人干的活,一边想想房贷和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只能硬着头皮“愉快”答应,并保证高质量完成。
不是胆小认怂没骨气,是生活让我们明白了: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尤其是疫情这3年,经济严重下滑,很多人失去工作,很多人在失业的边缘,朝不保夕。让我们深深意识到:
工作再委屈,总比缺钱好;领导再难缠,总比家人饿肚子强。
于是,一场职场求生大戏,在“荔枝使 ” 李善德打鸡血式的努力中,拉开了序幕。他先是亲自去了趟岭南,实地考察荔枝生长情况,向果农们请教保鲜储存方法。后又规划了四条线路,计算出必要的运输成本。
他命四路人马同时出发,荔枝采用“分枝植瓮之法”装在特制的双层瓮中,结果一顿操作下来,跑得最快的骑手,也用了十几天才到达长安,而到达时,荔枝也变质了。但李善德并不悲观,他要借官府之力,发动沿途驿站帮忙,速度会提上来;他又向果农反复打听,改进了荔枝的储存方法。
五月中旬,一切准备就绪,胸有成竹的李善德,亲自护送三十瓮荔枝进京。一路上,突发情况频出,不是驿站出了问题,就是荔枝坏得太快……他只能一马当先,各处奔走,厚着脸皮向衙门要人要钱,绞尽脑汁地征收冰块,还得时不时用小恩小惠,鼓励大伙加把劲。等他将荔枝护送到长安门外,他已累得完全没有人样,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最后,只有“一骑两坛”送进了皇宫,贵妃一笑,李善德保住了自己的脑袋和工作。
你不得不承认,但凡能赚点钱的活儿,哪一样都不轻松。
且不说早起出摊卖早餐的商户,还有冒着寒冬酷暑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疫情这些年,最累最苦的应该是防疫人员,大白穿上身,不吃不喝,上卫生间都难,只能带尿不湿,他们所受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以为光鲜亮丽的金融证券人员,也因为经济不景气,而愁白头,还有很多在高压下选择了轻生。
所以,我很赞同这句话:一定要与人为善,受点委屈也可以忍者,因为你不知道他/她上一秒经历了什么,可能已经处于奔溃的边缘,你的笑容可以拯救他/她,你的恶也可以刺伤他/她,反之损害自己。
贵妃一笑,送荔枝有功。太府司、司农寺、尚食局,全跑来邀功, 李善德反而成了最微不足道的那个。
功劳被抢也就罢了,李善德还频遭陷害,他干成了别人干不成的事,让不少吃皇粮混日子的人胆战心惊,一起起谋杀险些要了他的老命。
故事最后,李善德卖掉了几个月前刚买的小院子,带着妻儿远下岭南,从此躬耕垄亩,不问世事。
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面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于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成了历史绝唱。
马伯庸老师独辟蹊径,将视角落回一个小人物身上,将这段历史讲的如此精彩易懂,却又如此深刻。
我们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可偏偏这几两碎银,可解世间万般惆怅,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
我们厌烦工作,又离不开工作;为了赚钱,总得吃苦受累;最终,都在工作中,得到锤炼,收获成长。
所以,别和工作拧巴了,与其厌烦,不如热爱。坚强工作,温柔生活!应该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