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廖仲恺(1877—1925),男,汉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窑前村人,祖籍广东梅县程江镇。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政治家、社会活动家。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后赴日留学,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父亲因病去世后,同母亲回国,1925年8月20日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刺杀身亡。
廖仲恺是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总长、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二、生平经历
时间相关经历
1877年4月23日廖仲恺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旅美华工家庭。
1893年父亲廖竹宾在旧金山病故后,廖仲恺随母亲回到中国广州,投奔时任清政府招商局总办的叔父廖志岗。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
1896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
1897年在叔父的安排下,他与香港地产商何戴的九女儿何香凝在广州结婚。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很多青年出国留学,希望学成归国后,改变中国危亡局势。廖仲恺结束了香港皇仁书院中学生活后,也有了去日本留学的愿望。为了支持丈夫实现自己的理想,何香凝毅然把陪嫁的珠宝首饰和所有的细软及家具等卖掉,连同私蓄总共“凑得三千余金”,资助廖仲恺赴日留学。
1903年1月,廖仲恺暂别何香凝,先行赴日。之后何香凝又把所有的杂物都卖掉,在同年4月抵达东京,开始了夫妇二人的旅日留学生活。9月,廖仲恺与何香凝在日本东京结识了孙中山,被他坚定的革命信念深深打动,向孙中山表示“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此后,夫妇二人便追随孙中山,踏上了艰辛的民主革命之路。
1904年3月,廖仲恺考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学习,后亦曾于中央大学求学。并与有志青年相互激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两人在早稻田大学附近租住一套公寓,并命名为“觉庐”。
1905年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协助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先后入会。廖仲恺担任同盟会总部的副会计长和外务部干事、外务部副部长,而作为同盟会的首位女会员,何香凝担负了革命党人的联络和勤务工作。夫妇二人在东京的家,也成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联络站和聚会场所。
1906年翻译了一些早期社会主义学说,并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发表。曾奉孙中山命回国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屠富”、“渊实”笔名在《民报》发表译作《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等,是最早介绍和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中国人之一。
1909年在日本中央大学毕业后回国,考取法政科举人,在吉林巡抚处任翻译。武昌起义后在广州就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
1912年5月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长,实行地税换契法、整理财政和税收等措施。宋教仁案发生后赴北京运动国会议员反袁。
1914年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1915年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继续为讨袁筹措军费,参加护法运动,致力于反袁斗争。
1918年6月随孙中山到上海后,与朱执信、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三大民权》、《译序》等文章,宣传和研究革命理论。同时翻译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实业计划》第一计划。
1921年4月驱逐桂系军阀的战争结束后,孙中山组建广东革命政府,廖仲恺被任命为财政部次长,随后,又兼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他努力协助孙中山,力图在广东开创一个新的革命局面。陈炯明也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陆军总长、粤军总司令和广东省省长等要职,掌握了广东军政大权。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被孙中山指派为主席团成员。在开会过程中,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促成了大会的成功。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工人部部长。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著名的黄埔军校,任该校党代表,为建立革命军而努力,被誉为“黄埔的慈母”。6月任广东省长。7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支持沙面工人罢工,命令各县县长协助组织农会。9月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坚持主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孙中山北上前夕任所有党军、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兼农民部部长。11月任大本营参议、所有党军、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
1925年1月25日黄埔军校成立“青年军人社”,廖仲恺任社长,该社刊物《青年军人》第一期出版。同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在平定商团叛乱、杨刘叛乱、北伐、东征等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为巩固广东革命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支持省港大罢工。7月,国民政府成立,任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政府财政厅长。
1925年8月20日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刺杀身亡,享年48岁。
三、所做贡献
廖仲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无可替代,其与妻子何香凝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也值得后人铭记,他们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值得发扬传承。廖仲恺所做出的贡献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廖仲恺是孙中山的亲密助手和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担任过多个要职,参与了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和国民党的创建和发展。
廖仲恺从1905年加入同盟会开始,就一直参与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他曾经在辛亥革命后担任广东都督总参议,支持孙中山推翻袁世凯的二次革命,随孙中山亡命日本,并在1914年成为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他还在国民党刊物内发表文章,赞扬十月革命,表达了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尊敬。1921年,孙中山到广州任非常大总统,廖仲恺任财政部次长,并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他在1924年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财政部长、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等职,负责国民党的组织建设、财政改革、工农运动和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廖仲恺是孙中山最信任的合作者之一,也是国民党左派的核心人物,为国民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廖仲恺是国共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与共产党真诚合作,忠实执行“扶助农工”政策,积极支持工农运动。他还曾赴苏联进行友好协商,促进了中苏关系的发展。
廖仲恺在孙中山逝世后继承了他的遗志,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真诚合作,忠实执行“扶助农工”政策,积极支持工农运动。他认识到工农群众是国民革命的主体力量,看到了工农运动与扫除政治障碍、反帝民族解放斗争的密切关系。他还曾赴苏联进行友好协商,促进了中苏关系的发展。1924年3月12日,蒋介石由奉化致函廖仲恺,坦言对“国共合作”有意见,并将此函同时抄送各常务委员,以补充其游俄报告意见。廖仲恺在回信中对蒋介石的质疑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并指出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否认的。廖仲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廖仲恺是中国近代财政改革的先驱和实践者,主张建立现代税制,提高财政收入,改善财政状况,为革命事业提供经济保障。
廖仲恺主张建立现代税制,提高财政收入,改善财政状况,为革命事业提供经济保障。他曾在1913年担任广东财政司长,推行《广东换契简章》,规定广东人民所有的不动产必须换发新契,以便征收房产税。他还在1914年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参与护法运动,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1921年,他随孙中山到广州任非常大总统的财政部次长,负责南方政府的财政工作。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财政部长、工人部长、农民部长等职,积极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四)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倡导者和贡献者,主张推行民主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他还翻译了西方政治经济学著作《全民政治》,为中国人民认识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参考
廖仲恺主张推行民主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他还翻译了西方政治经济学著作《全民政治》,为中国人民认识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参考。他曾在1911年参与辛亥革命,任广东都督总参议,支持孙中山的共和理念。他还在1917年创办了广州大学堂,担任校长,推动教育改革,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了一批爱国进步的青年。他在1924年任黄埔军校党代表,负责军校的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影响了一代革命军人。他还在1925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工人部长、农民部长等职,积极推动工农运动,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重要精神
(一)爱国精神——廖仲恺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他坚持孙中山的共和理念,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支持工农运动和国共合作,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坚持原则——廖仲恺先生在革命中始终坚持原则,不屈不挠,不畏强暴,不惧牺牲。他在1925年遇刺身亡前,曾写下“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的诀别诗,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后人的期望34。
(三)贫贱不移——廖仲恺先生出生于旅美华工家庭,经历了贫苦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在日本留学时,曾以卖画为生,与妻子何香凝过着清贫而快乐的生活。他在革命中也不图名利,不慕荣华,只求为国为民,为理想而奋斗。
(四)廉洁奉公——廖仲恺先生在担任各种要职时,都以廉洁自律,公正无私,勤政为民为宗旨。他曾任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长等职,但从不贪污腐败,从不滥用职权,从不侵占公款。他还积极推动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建设现代化国家做出了努力。
(五)不断进步——廖仲恺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教育家,他精通中西文化,翻译了西方政治经济学著作《全民政治》,为中国人民认识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参考。他还创办了广州大学堂和黄埔军校,培养了一批爱国进步的青年和革命军人。他在革命中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