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说的是二手书的故事。二手书,与新书不同,更多了几番共享的意味。你无从得知购得的二手书曾经过怎样的辗转迁徙流到你手中,也不知道曾经他的主人对这本书又有怎样的感悟领会。也许你可以从书上意外惊喜般的批注勾画中领略分毫。但大多数时候,唯有泛黄的书页静默地向你诉说着岁月离歌。
旧香居是一家主营绝版书、珍本书的旧书店。这名字取得别有一番风味——旧书仍书香未绝。2003年,第二代掌舵人吴雅慧从父亲手中接手书店。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顾店,帮助父亲整理书、搬书的她,一本《图菓图鉴》的发现让她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旧书店存在的意义。在浩瀚的旧书世界里,与一件尘封已久的宝藏不期而遇,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吴雅慧娓娓道来一件往事:一位曾拜访过旧香居的香港藏书人将自己收藏的一大批书卖给书店。在整理的过程中,她意外发现有些旧书是父亲曾经卖出去过的旧书。书籍的漂流竟如此奇妙,跟着爱书人一同漂流到各地,最后又回到旧书店手中,形成一个轮回。
虽说我们不能回到过往的时代,但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物件,感同身受地进入那个氛围,我觉得这就是旧书最迷人的地方。
通过将开办不同主题的旧书展览,吴雅慧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些备受冷落旧书的珍视。对她而言,二手书不仅是一种买卖,在将二手书买卖做得更精细专业的同时,也为更多人展现了生活的态度。
每隔一段时间,陈晓维等藏书家就固定来一场小聚,交流彼此最近的新藏。对于陈晓维来说,二手书的价值不在于珍贵、稀有,更在于念念不忘之后的必有回响。画面一转,拍摄到他家中的书房。一面满满当当的书墙,的确令人羡慕。这些书,兜兜转转,几经易主,带着不同人的故事,最后来到了陈晓维的书房。
陈晓维的一番话点明了自己收藏的缘由:喜欢一个作家,收藏他的书,一方面是你喜欢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你觉得他这个人跟你自己的内心有很多共同之处。一如沈从文对待世界不争的态度,与他产生了共鸣。
看到这里似乎有些豁然开朗的意味。曾经一度喜欢林清玄的书,便是欣赏其从生活之平淡中也能悟出哲理。后来又买了不少白岩松的书,虽说白岩松不大归得上文人一列,但这也是属于对其思想和谈吐的一种认同吧。这么看来,读透一位作家的书,深入领会其思想底蕴,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陈晓维认为,书其实除了其本身叙述外,仍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书流转的故事、作者的故事、书贩的故事……行走于旧书买卖数十年,他写就了数本书。其中我有幸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书贩笑忘录》并兴致勃勃地看毕。每个书贩都性格鲜明,他们兼具商人的“嘴脸”,又饱含一颗爱书、渴望努力维系文化传承的心。虽有时他们的特立独行不被周围人理解,但他们乐此不疲活在与书为伴的世界里,笑对人生。
“载一车满满当当的书,与心爱的人一起,开一辆书车漫游中国。”这是多么浪漫的事情!蜗牛和LULU是一对80后小夫妻,他们走出自己生活的圈子,开着书车,与全国各地的人来一场不期而遇的会面。这辆书车停靠的地方也总各不相同:菜市场旁、咖啡馆前、小区外……满载着书的车也为许多人的生活满载来许多小惊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车开进了一个乡村,停在了村民们干农活来往的田地旁边。扛着锄头穿着水鞋的村民们从远远观望,到应着吆喝前来好奇翻看书摊上的书。他们鞋上新鲜的泥土与书摊上的书有些反差,但这正说明一个道理:阅读本就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属,任何人都是阅读的享受者。就像几年前在东莞图书馆读书的农民工留下的字条一般,任何人都有阅读的权利,也值得享受阅读的美好。蜗牛和LULU也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书籍出现在很多它本不会出现的地方,让更多人品味书香。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例如阳光、空气和水。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更多人体会到这种感觉。
最后在花絮中一句话更是让人有所触动:“如今开实体书店的人都是英雄,以流动书摊传播阅读种子的人更是英雄。”
希望阅读的种子能播散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