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说不主张过分的依赖药物,而是要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对于孩子来说,养就是家长好好护理。我家大宝出生时7斤6两,母乳喂养到11个月。只要一生病就直接去医院,截止到6岁,因为拉稀,咳嗽,肚子疼共住院三次,打针输液无数次,化验拍片无数次,是医院诊所的常客。期间孩子手上、脑袋上,脚上被扎的全是针眼。尤其是4个月拉肚子那次,脑袋上挂着针,她还乱挠,几个大人都摁不住,孩子的嚎啕大哭和我的啜泣交相辉映,那种场景现在想来依然难受至极。
二宝早产,出生时32周加6天,体重是4斤4两4。正好我们认识了一个妇幼的急诊科大夫,彼此比较投缘,孩子只要一生病,就抱着让她诊断。她每次都是直接开药,从来没有给孩子输过液。有一次孩子出幼儿急疹,连续三天高烧40度,婆婆急的难受,她仍然只开的退烧药,孩子平安度过。如今二宝两岁四个月,健健康康,白白胖胖,很少生病。
二宝体质相较于大宝,明显较弱,可谓先天不足,但是因为后天的注意,他免受了很多的苦楚,这份成果除了感谢我们的好邻居,我觉得日常多看这几本书,多按照书上的办法保护孩子也是有帮助的。
1、松田道雄《育儿百科》
作者是日本人,已经去世。这本书是大宝出生后嫂子留给我的。和现在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相比,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定心丸”。书中囊括了孩子0-6岁年龄段出生后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分为651个专题叙述,侧重育儿方法和育儿技巧。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书中专门设立的“孩子的疾病”篇,孩子生了病一定要看医生,但是要想详细了解病情,“孩子的疾病”篇可以帮助你。他就像一个专业的医生再向患者娓娓道来病情,这样咱们就能在理解病情的基础上接受治疗,避免了盲目治疗,更好的让孩子康复。书中对一些常见病的护理方法描写的细致入微,内容丰富,全面周到。现在的一些医院对儿童体检的讲解和本书相比,简直就是小学生和大学教授的区别,读此书你就会比别的家长更容易接受孩子生病这个事实,对于孩子的病况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整本书以母亲为中心,并以年龄段为纲,比如孩子六个月时你只需要阅读与孩子年龄6个月的内容即可。我是急性子,通常既翻6个月以前的,又翻6个月往后的,老公常常笑话我傻,每到这时,我也只是哂笑,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2、马悦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家里有两本她的书,但是我觉得相较于《不生病的智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对孩子来说更加实用。毕竟,不生病是不可能的,一些内服的吃的东西未必就管用,百度一下作者,发现2011年,100多人因按照她书中所写的“生吃泥鳅”导致中毒住院一事,将马悦凌推到风口浪尖。医学界的事这里不便置喙,毕竟咱们不是医学专家。但是只要是对孩子好,这本书的一些理论还是值得借鉴的。首先,她的观点是“养育一个孩子就像建一座大厦,父母的工作就是打地基,地基打得深,才能造高楼;但如果父母为孩子打下的地基又浅又窄,孩子长大成人后,即使有了很好的机遇、很好的条件,也无法造出高楼大厦,就算勉强造高了,也随时都会有倒塌的危险。”这里充分强调了孩子健康的重要性,是不是很有道理。其次,这本书强调好好喂养就能弥补先天不足、巩固后天之本。喂养不当、偏食给孩子造成的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不但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情绪和性格,而这些影响将终生“陪伴”孩子,影响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质量。所以家长对这类孩子从母乳喂养到增添辅食,再过渡到吃固体食物,整个喂养过程都要更精细、更周到、更全面。我们二宝两岁以前吃的辅食都是炖的特别烂糊,米线面条等也是弄得薄一些,小一些给他,所以两岁以前他迅速追上了同龄人的身高体重。第三,她提出孩子穿暖和、要穿鞋,要盖被的一些方法。我就照着她的书给孩子做的睡袋,如今孩子晚上睡得很踏实,孩子不穿鞋我就给孩子在网上买的鞋套,十几块钱,孩子爱穿,也保护着孩子的双脚。第四,她提出白开水才是孩子最好的饮料,多吃零食对孩子有害。我们家就特别注意,以至于我女儿现在九岁了,对零食仍然不感兴趣,到哪都背一个保温壶,出去吃饭都要酸奶的好做法。所以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