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离别,但人生中却充满了离情别意,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因为语文老师的调离而初次懂得了伤感的滋味,老师叫赵玉珍,也只是调到我们县另外一所学校继续教书,说起距离来甚至不到10公里,现在觉得咫尺之遥的距离在我小时候却像天堑一般,赵老师对我很好,从A、O、E的启蒙一直带我能读懂一些简单的唐诗宋词,她的离开让我躺在家里的炕上掉眼泪,第一次觉得有一种揪心的疼痛,后来一直后悔连再见都没给赵老师说,而且就此一别再也没见过她老人家,有一些无意间的别离注定了永不相见的结局,有些人的离开也许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结束行程,唯有就是思念或者怀念了。
后来经历的离别逐渐多起来,也许因为长大的原因,光阴里人来人往逐渐习以为常,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们十几个男生在老师家里学着喝酒,我去了一中,其他几个继续就读的都去了我们县的旧城二中,但不少同学却是彻底告别了学业,回乡务农了,师母给我们炒了几个菜,开了几瓶罐头,酒我记不清楚是谁带去的了,每人倒一小盅,不到三四钱的样子,本来觉得也就是意思意思,不应该出什么事情,但开局之后随着老师的一句“苟富贵勿相忘”的文文绉绉开场白词语,触发了那种压抑着的离别情绪,后来就直接引发了酒场上的凶杀恶战,会喝酒的不会喝酒的都喝多了,有的搂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有的醉的不知东西南北只是蹲在地上傻笑,若干年后我都已经记不清楚在座的都是有哪个同学,但那种溢满离愁的情绪却令回忆荡气回肠,离别的是自己的初中生涯,踏上的是一种新的行程,也许这种离别另有一种含义,不是和那个人,或者那段时间,而是和一个青春期的自我告别。
相较于初中时候的惊天动地来说,高中的一些告别就悄无声息的多,至于后来酒酣胸胆、大喝特喝的故事也自然颇有一些,但我最难忘的却是很细小很细小的琐事。由于高考安排在七月七日,五号左右就封校准备考场,差不多六月底很多的同学就狼奔豕突(没贬义呀),各奔东西了,班里召开了一个告别会,具体情节我已经想不起来,唯一记得就是班主任讲了个黑色幽默故事,但笑的并不多,也许我们理解能力和老师渴望的有所差距,当时心里最希望看到的一个人却没来,心里索然乏味的,也就没心思在这个所谓的告别仪式上眼泪汪汪的说几句动听的话了。我这个人一向独立专行惯了,甚至聚会没结束我就找机会走了出来,漫步到北湖边看着清清湖水发呆,仲夏初伏,湖面上有淡绿色的清荷,微风轻荡中波纹恍惚,再远处就是几朵出水莲花,或粉如霞光笼罩,白若雪尘凝结,不知道为什么,我总喜欢纯白颜色的出水芙蓉,总觉得自己暗恋的那个女孩子像极了这朵带有精灵生命的天使,她此时不知道在哪儿?是否也面对着这片如镜的湖水呢。我只知道她家距离北湖很近,有时候感觉她像谜一般,离我忽远忽近,我喜欢她穿着紫红色衣服浅笑轻盈,但每每看到莲花如舟清澈如玉就不自觉想起她含羞的样子,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我总觉得和她的距离就像身边这渠渠水路,看似伸手可酌,但却远隔着重重阻碍,有时候能说得出来的离别反而能轻松些,但是想念一个人她却不知道,有种莫名的离别情绪就像树荫一样覆盖了我的心影。忽然想起在琼瑶的歌词: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能看得到,但距离好像隔着千山万水。我不知道今日以后能否还能见到她,但是见到又能怎么样呢?不敢表达也不会表达,尤其当务之急的高考就在眼前,就像一盘无解的棋局摆在我的面前,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自己其实苛求的不多,只是想有一个人能时刻出现在我的眼里,能不离不弃的看着她,看她早晨来上学陪我打扫教室,看她放学静悄悄收拾书包离开教室回家,似乎一点一滴都平常的让人忘怀,但等若干年后再回首那确实最美的记忆。眼前白莲静悄悄的开发,但就在她开放的时候我却要离她远去,多情自古伤离别,我有点痴痴呆呆了。风絮飘残已化萍,莲泥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情到浓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很多很多时候我都享受离别的那种痛感,那种提醒自己存在的被虐滋味,每一次饱含感情的离别都能使我感动,如果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那么我们不应该悲戚于分别,而应该着眼于将来的相遇相逢,如果有缘,即使我到了天涯海角,即使我饱经沧桑,你也会再度出现在我的面前,低眉浅笑,花开如故,离别只是一段用来诉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