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的父母被亲戚问及:你想你们家的孩子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呀?父母就会笑笑说:希望他找个安稳的工作,最好考个公务员,去银行、去机关,有个铁饭碗就行。如果你恰巧在场,就会嗤之以鼻:我才不要朝九晚五做那些重复性的工作,我要做好玩的,充满刺激性的工作。
毕业了,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父母也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叹气:孩子大了,随他吧,在这场“放荡不羁爱自由”和“安稳过一生”的博弈中,恭喜你,你第一次赢了。
充满干劲投入到第一份工作中,你跟很多刚入职场的80、90后一样,想快速成长、想让工资翻番,在几个月内成长到别人几年后的样子,见不得安稳、见不得按部就班、见不得没有梦想。
慢慢地对当下有一百个不满足,
我可以做那个更难的case,为什么让他做
我做的工作太无趣了,还是做**好玩一些吧
现在的工作我已经学不到任何东西了
为什么还不涨工资,怎么还没给我升职?
板凳还没坐热,满脑却想的都是更高的目标,导致做任何事都觉得这不是自己应该做的,想着一定有更大的舞台,更合适自己的机会。每天就在现实和心里的落差中度过,觉得现在的工作“配不上”你,可又做不好手头的工作。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压抑了太久,又被盲目鼓舞了太久。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我们的座位是被安排好的,我们的时刻表是被安排好的,就连我们应该走最“完美”的一条路也是被安排好的。
那些把零花钱攒着都去买书看的同学
那些放学回家没有及时回家做作业而去捣鼓兴趣爱好的同学
都是不走正道的孩子,任何阻碍走向终点的行为都被视为是偏离轨道的。长期被安排好的生活目标和生活节奏,有一天突然被告知,我们解放了,我们可不撒了欢地去追求热爱、有趣、特立独行。
从小我们就被盲目夸赞,“你是最棒的”“我家孩子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就像妈妈是超人中,饺子机灵可爱,很懂妈妈的心,会在妈妈生气的时候识趣地哄人。她的奶奶说:我觉得饺子太聪明了,不是一般的孩子。可我觉得这就是小孩子正常的反应,我的弟弟妹妹,邻居家的孩子从小都是这样的。只是从小我们很多正常的举止,在大人眼里就是超越同龄人,甚至是超越年龄的表现。被赋予太多希望,被扣上了很多不可能的帽子。加之各种鸡汤文的洗礼。我们被鼓励着做“不平凡的”事,做“惊天动地”的事。
有一天父母突然告诉我们,希望我们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那怎么行,我能做的的可比那多多了。我不仅要做,还要做地最好。
所以到处找机会,一山望着一山高,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常态,浮躁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的通病。
欢乐颂中关雎尔说,虽然现在的工作不是我选择的,专业不是我选择的,都是我家人替我安排的,但我做着做着就爱上了这份工作,把它当成是我选的。
可有多少人能像关关一样沉下心来做一份工作,度过了迷茫、重复、无趣的阶段后,还一如既往的热爱。
现在的年轻人,有激情也有想法,不缺志向,缺少全身心投入的稳定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可以平凡,才华一定要被看到。
没有人愿意承认,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没有天赋异禀,没有不可替代。不求创造出什么丰功伟绩,只是能把琐碎、重复、细致的工作做好、不出错误就已经很难得了。
原来我们鄙视老一辈的人,一辈子、一个岗位、甘之如饴。可是我们四处张望的结果是,再喜欢的工作,看起来再好玩的事情,做久了也都变成重复。不是枯燥的工作,而是浮躁的心态在羁绊你。
我有一个做设计的朋友,技术很好,工资很高。设计接私活无可厚非,毕竟需要更多有挑战的工作才能成长更快一些。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他在上班的时候做私活,把本职工作草草了事或者晚上拿回家做,本末倒置。东京女子图鉴里女上司的有句话说得很好:那你不好好工作的话,不就是薪水小偷吗?
我们会把“是否学到东西”作为择业时的一个衡量标准,可是刚刚学了皮毛,就着急瞄准下一个目标。你说这份工作对你没价值了,可是你是否发挥出了你对公司的价值?你说你值得更好的工作,可是现在的工作都没完成地很好,凭什么值得更好的工作?
工作不是变魔术,不是因为去猜下一秒是该飞出鸟还是开出花的未知而快乐,而是早就知道了工作计划,还是能怀着满腔热血去完成它。
不切实际的浮躁只会让我们在迷茫时就逃避,在感到重复无趣时就四处张望。堂而皇之地说“我受不了这样的平凡,我不能湮灭我的才华”。
其实沉淀下来,认认真真做好眼下的事儿未必会糟糕。你整天嚷嚷的梦想,是实力真正达到期望的顺势而为,还仅仅是对不愿触碰的现实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