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刻行动,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作家安·拉莫特在十岁的时候,他的哥哥正为一份关于鸟类的报告而苦恼。这时,他们的作家父亲走过来坐在他的身旁,对他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是的,当我们觉得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开始做。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一件看上去很困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我们想要解决拖延症的第一步,就是立刻行动起来。比如我想买一个保温杯,我们可以立马行动,要么去楼下的超市,要么打开淘宝下单。
当我们养成了即刻行动的好习惯,不管处理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让自己不要拖延下去。记住,对于大多数事情,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当我们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大部分事情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先完成。
一旦这个部分被我们做完,那么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大半。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要优先从工作最核心的部分做起,拿到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部分,优先处理这部分工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领导让我去做一份word报告,我先考虑的不是报告要用什么字体,插入那些图片。而是这份报告要表达哪几个观点,整个框架是什么样的。我们要先思考报告的内容框架,然后再去为报告选择合适的字体、风格、图片。这样可以使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可以使时间利用得更高效。
那么除了优先处理工作的核心区,我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利用在工作中呢?我们可以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当我们处理语言文字时是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时是一种类型,处理数学计算时是一种类型。
所以我们要把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开处理。比如,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肯定需要在文章中配图,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我们写到配图的地方就去图库里找图片,然后接着写后面的文字。
更合理的方式是,先写文字,把文字整体写完后,再去找图片。这样的方法就是把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开,再集中处理。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让我们减少精力消耗,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此外,分层工作可以让本来看起来复杂的工作没有那么棘手,当工作难度降低效率提高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像之前那样非常排斥工作,这也有助于解决我们因心理因素产生的拖延症。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学习的内容,当我们面对拖延症的时候,要知道最好的时刻就是现在马上行动起来,我们要养成即刻行动的好习惯。此外,我们要学会优先处理工作的核心部分,采用不同类型工作分层处理的方式,让工作更高效,让我们不再产生惧怕心理。
2、建立起良好的兴趣
你有没有这样的发现呢? 比如你特别喜欢打篮球,可能一直打四五个小时都不会累,可是当你开始背英语单词,不到半个小时就困了。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发现,在兴趣这种内部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完成同一任务的表现比在物质奖励的驱动下更好。
如果一件事情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让我们真正喜欢做这件事,我们就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不够了解,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就无法坚持很长时间,容易变得厌倦、拖拖拉拉。
所以,当我们因为抵触心理不愿意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不如试着去激发自己对这件事的热情。
我们首先可以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却很有意义的事,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不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要求先有兴趣再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然后在努力的过程中收获兴趣和热爱。
其次我们也可以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采铜给我们讲了关于作家冯唐的例子,冯唐读《二十四史》的时候,觉得读历史一点不辛苦,他的诀窍是把史书当作练习题集来读。
什么意思呢?读的时候假想自己就是那一朝那一代的皇帝。只要书中一出现大臣在殿上上奏就停下来,遮住书页,想想自己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然后再和书上的记述对照。这种方法,让冯唐能更加主动地思考历史,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在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读书法。
总的来说,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要问有没有兴趣,先做起来,很投入、很专注地做,把一件单向的事变成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成主动,我们就会越做越有热情,毫无痛苦地把事做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我们前进,自己就可以勇往直前,奔得很远了。
3、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复盘这个词是联想总裁柳传志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提出的,后来他在联想旗下所有公司中大力推行复盘。形成了专门的机构去对员工进行复盘培训,要求人人都要掌握复盘的能力。复盘能够让我们认清自己的不足,找出做事情的规律,避免重复出错。
那么到底什么是复盘呢?复盘就是我们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思考一遍,对过去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总结方法,找出规律,从而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联想集团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复盘实践,总结了复盘的步骤,浓缩成四步,分别是: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下面,我们就以图书出版为例子,看看复盘的具体步骤 :
第一步:回顾目标
复盘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我自己在着手复盘前,就根据当时的情况定下我的目标,由于刚刚进入出版业。
不能将目标定得太高,努力出一本畅销书,卖到20万本左右就可以了 。这样既切合我当时的工作目的,又切合我个人的能力水平。
第二步:评估结果
在评估结果的时候,我发现了2个问题:首先是,我发现我离预期的销售数量还差很多。
其次,我跟行业里最近卖得比较好的畅销书进行对比,我发现自己在选题方面的差距。
我选书的题材不够受大众欢迎,选择的文本的质量还有所欠缺,对作者的定位也不够准确。
第三步:分析原因
当我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后,就该去分析原因了。我发现我策划图书时方法出了问题,策划图书有三个很关键的点,一是书的内容,二是作者,三是大众的兴趣。于是我从关键点出发,找出三大原因,我选取图书的内容太小众、作者的知名度不够、没认真调研大众的喜好。
第四步:总结规律
通过我的复盘,我总结出了今后我进行图书策划的三个规律,首先我要考虑大众的喜好,比如现在流行一些自我管理、实用工具类的书。
其次,书的内容要扎实,观点独特、逻辑清晰,能给读者带来新颖的看法。最后,可以找比大牌稍微低一些的青年作者,性价比更高。
当我们找到原因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根据复盘形成正确的规律和认识,我们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能够经得起逻辑检验的。
复盘帮我们从一个具体的案例中提炼出方法和规律,不仅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够指导我们接下来的实践。
只有这样,复盘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们的复盘才更有意义。
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学的内容,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后要学会及时复盘,复盘的步骤可以分为四步,首先回顾之前定下的目标。
其次评估工作完成后的结果。再其次,分析这件事情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最后,根据事件总结出经验和规律。
结尾
我们今天的学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到了如何克服拖延症,让自己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学到了即刻行动的重要性,当你想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立马去做,养成良好习惯。完成工作的时候,可以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我们要学会建立起对工作的兴趣,将抵触心理消除,用热情推动自己去完成工作。最后,我们学习到了要注重复盘,当完成一件事后要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今天的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呢?请在留言区写下你的心得,你的所思所想也能成为别人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