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丹小刀
那年大二,第一次独自旅行。暑假学校宿舍装修不能住,我一时兴起,拿着5000元奖学金定了车票和住宿、图书馆借了本自助游中国就背包上路了(上了路才斗胆告诉爸妈)。从北京出发,青岛、泰安、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武汉,7个城市,一路南下西进然后回家。
出行装备跟个古人似的,嫌沉没带电脑没有相机,手机非智能,记录靠纸笔。出行方式也很古人,除了城际大交通,市内两小时能走到的地方全都腿儿着去。每日步行数三万步起。
在泰山脚下看景区简介说爬到山顶约需2~5小时,我是那个拖慢平均速度爬了5小时的人。刚开始兴奋不已,到了中天门不断望岳兴叹走走停停,最后被一对中年运动型夫妇言语鼓励生拉硬拽上了山顶。虽然腿肿着疼着,但等到云海日出那一刻,觉得人生圆满了。
从火车上醒来看见夏日凌晨五点的苏州。绿树翠松中点缀着黛瓦白墙,灰暗天空下,晨雾缭绕中,加上我近视眼的朦朦胧胧,水墨画一样。白天漫步在平江路上,听见不远处传来的古琴和江南丝竹之声,盯着眼前“小桥流水人家”那一挂的流水直出神。
在杭州绕着西湖走了好几圈。那天天气好,走在苏堤上不禁跑到湖边划水摸石头。手指触石的瞬间,空气中暴热消散,石头清凉湿润粗粝的触感,好像把整个西湖的气息——包括和我一样在划水的柳条的气息都渗入我的掌心,整个人也跟着沉静下来。
还有南京秦淮河畔,上海外滩,青岛八大关……这些被语文和历史课堂刻画多年的经典审美意象,都在我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脚步下得到印证,那些躺在地图上的苍白地名,也都变成眼前真实可感的立体图景。
我是真爱徒步的——哪怕迷过路中过暑——那种想停就停想走就走的自由,那种脚踩大地的实感,那种置身其中自带背景音乐的恍然,甚至包括长时间步行产生的酸痛感,都让那份“空洞概念和模糊幻象得到具体印证的喜悦”变得更加强烈——这是乘坐现代交通工具体会不到的。
这份喜悦也跟近似古人的出行装备有关吧。没有智能手机,不考虑拍照分享遣词造句,反而能把整个自己投入其中。
在西湖看灯光音乐喷泉时,一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悠悠响起,人们嬉笑拍照,喷泉如白衣仙女般曼舞起来,我的两只眼睛跟着喷泉的舞姿来回转动,当曲子高潮来临,喷泉猛然喷向高空,我竟同步涌出泪来。才知道,世上真有“被美哭了”这回事儿。
我也是真爱独自旅行。结伴游当然有结伴游的好处——尤其是有合得来的旅伴。但一个人上路,有认识更多人的可能性,能听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没有旅伴,就有更多与自我相处的空间,就能发现更多不曾了解的自己。
火车上那个看起来乖乖的12岁小男孩,被我打开话匣子后,竟也吐露出惊人的烦恼来——和我聊了一晚上,而我竟也没把他当小孩;街边那位卖煮玉米的老奶奶,儿子已定居新西兰,问她为什么不跟着去或把儿子留在身边,她说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她也有她的生活,和街坊邻居聊聊天、在门口卖卖玉米挺开心;而我自己,一直不爱说话——尤其面对陌生人,我以为我就是这样的,可我竟也会在火车上、在青旅、在街边跟那些偶然相遇的人聊那么多,还被评价“蛮健谈的”。
旅途中的“印证感”和“发现感”,让我有一种生命被打开的感觉。所有平时麻木的感官都重新变得敏感,轻而易举就能感受到、想到而且表达出很多从前忽略的东西。以致我在火车上、候车大厅、旅店的床上桌上、咖啡馆、快餐店、景点的石墩子上,都写过许多字。
那种感觉,是一种“活着的实感”,一种“哎呀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我好好活着”的切身感受。比起被时间追赶的、被各种现代化工具围绕着的、为未来积累”意义“的所谓现实生活,旅行更容易让人产生这种感受。因为旅行,大概是与世界接触的最直接方式。
我们因好奇和乐趣而启程,不问目的或意义,我们置身于具体的旅行场景,专注于眼前。而当我们有了与眼前事物最直接的接触,我们就会更理解它,会更平静和开阔,更活在当下。
今日音乐:Summertrain - Greyson Chance
一首寒冷冬夜听完想颠儿着去夏天旅行的歌
大学时很喜欢,后来丢了,今天找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