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史记》:总第一百九十一篇,《史记》第一百八十八篇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原文摘要:
之前,宋义在路上遇见的那位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他求见楚王说:“宋义曾断言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果然,没过几天,就战败了。在军队还没有开始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于是楚怀王便召见宋义,同他共商军中大事,由于非常欣赏他,所以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让他们一起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部队开始进发,不久抵达安阳,停留足足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城把赵王包围了,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meng,二声)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ji,三声)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筋疲力尽,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军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恃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
心得体会:
这一段讲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向楚怀王推荐宋义,认为宋义懂得用兵,于是楚怀王与宋义共商军中大事,楚怀王很赏识宋义,任命宋义为上将军,令其统领其他各路将领。同时任命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让他们一起出兵营救赵国。军队刚抵达安阳,就不走了,停留了四十六天都没有前进。项羽对宋义说,赵王被秦军围困在巨鹿,此时应该立刻赶去救援,内外夹击,必定可以打败秦军。但是宋义认为,应当让秦、赵双方先争斗,等秦军被赵军打败;或者秦军取胜但是疲惫之时,再出击,可以以逸待劳,大败秦军。并且,下令全军听从指挥,不听从指挥者,一律斩杀。宋义的决策对于打败秦军,保全自身来说,或许是正确的,但是他们不仅仅要打败秦军,还要救援赵国啊。如此行事,那么赵军大概率会损兵折将,楚军很可能会丧失这一支起义军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