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班主任群里发了四个学生带违禁物品的照片,创造了“学校之最”的记录。对于带零食这个问题,我每周至少发一次提醒,不让带除了面包,牛奶,水果之外的其他零食,可是学生依然熟视无睹,且这阵势愈演愈烈,我登录微信让学生看照片,并宣布下周不允许学生再带零食。
这项规定我曾经说过,也曾经在男生宿舍执行过,所以当我宣布这条规定的时候,学生并不意外,只有极个别学生哎呦了一下,我知道那是不情愿,但是我还是这样做了,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我当然知道不可能只有这四个学生带违禁零食,所以我要小惩大诫。
学生没意见了,因为我没有触犯他们的底线,第一我的规定是一周时间,外套他们的可接受范围内,第二,我知道这样做不会引起全班学生内部的矛盾,因为学生根本不在乎这些,如果他们能互相埋怨,我班也早就治理好了。第三,不带零食他们会选择好好吃饭,不会惦记着零食,更不会午休,晚休一到宿舍就开吃,吃完躺床上养膘。对胃也不好,我班确实有十来个学生需要减肥了,毕竟体育考试摆在那里,减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少吃零食就是第一步。第四没有零食可惦记,他们也能有更多时间休息,反正没啥盼头,安安稳稳睡吧。只有休息好,才能有精力学习。
有家长提出质疑:郝老师 可以不让孩子带零食,但是一视同仁的惩罚会让其他一直守规矩的学生有怨言,学生之间会不会产生矛盾,让孩子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时还要兼顾到无辜孩子的情绪吧,个人感觉,也许会有想不到的其他原因。
我特别理解家长的想法,也感谢家长提出宝贵意见。有想法很好,沟通解决就行。我告诉家长:只有一周时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孩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出了学校,学生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事情,他们的一生不可能会受到绝对公平的对待,所以我希望家长不要事事为孩子打算好,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让学生去经历,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去消化吸收,增强自己的心理抵抗力。
事实上经历的多了就会习惯,现在多经历事情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财富。尤其是男生,想要让孩子成长,就得放手让他们经历成功,挫折,困难,我们需要的是给他们做引导,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如果家长事事操心,那孩子需要操心的事情还会有吗?当孩子需要独自承担人生风雨的时候,家长能放心吗?
前段时间,女生宿舍因为个别调寝室问题,有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不适应,在新宿舍感觉呼吸不畅,难受,希望我帮忙再调个宿舍,最好是一个班级的,因为孩子内向,不爱说话,怕被欺负。
我特别理解家长的担心和感受,我也答应尽量帮忙给孩子换成自己班的宿舍。但后来没有调成,不过可以回原来的宿舍楼,只是在二楼,地方宽松些,面对的还是不是本班学生。
家长又打电话要求换到自己班的宿舍,但是作为班主任我也不能强求别人换宿舍,我和孩子都商量好了,她也答应试试。最后我只能告诉家长,让孩子试试吧,这不正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吗,和陌生人和平共处也是一种成长啊。家长无奈同意,至今我没有再接到孩子不适应的电话。
在我看来,这件事需要家长引导,第一家长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同我讲这件事,锻炼孩子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第二家长引导孩子迈出自信的步子,鼓励孩子适应新环境,而不是替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家长都做了,孩子做什么呢。所以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独自成长,是家长最应该转变的思维。
今天我给孩子说,我感觉有些家长还是像幼儿园的家长,我说我在教育你们,拼命把你们从舒适圈拉出来,家长在拽着你们,溺爱成风,唯恐你们受一点委屈,拼命给你们创造舒适圈,你猜,谁会赢?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说当然是家长赢了,她们给你们创造舒适圈,你们也愿意待在舒适圈,而我是拉你们出舒适圈的人呀,一对二,我胜算不大呀!
所以转变思维吧,该放手时就放手吧!总得让孩子自己长大,不是吗,父母之爱子,也为之计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