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五四年的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说着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众人都很紧张,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这句是孔子评价弟子仲弓的。“雍”姓冉,字仲弓。鲁国人,比孔子小29岁,以德行著称,是孔门十哲之一。孔子对他的评价极高,说他的德行足以南面而为王。这样惊人的评价在孔子的弟子中,还没有给过其他人。孔子临终时还在弟子们面前夸他:闲哉雍也,过人远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佞”是巧言佞色的佞,这里表示能言善辩的意思。大概平时孔老师总是夸这个弟子,其他人有点不服气,就说,冉雍仁德没得说,就是口才不太好。孔子听了有点不高兴了,连着用了两个反问:“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要那么好的口才干什么?“御人以口给”,“御”是抵挡,“给”是辩论。拿嘴巴对付人,屡屡招人厌恶,有什么好呢?冉雍是不是做到了仁我不知道,但要那么好的口才做什么呢?
能言善辩,在现代人看来是个求之不得的优点。很多人专门练习演讲与口才,但在古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优长,而是更应该向内求,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仁德,向外求是不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了。也就是外部表现更重做,而不是说。在《群书治要中论》上,有一段:“夫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然而好说不倦,谋谍如也。”讲的是能言善辩的人,心智足以看到、洞察到细小的环节;言辞非常巧妙、精于修饰;伶牙俐齿足以应对急切的追问;反驳也足以让世俗人断定疑惑;但是他“好说不倦”,喜欢言谈,不知疲倦,喋喋不休。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过那些漂亮话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装出伪善的面目,所以古人对于言语也就不会过分地重视,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么重视。我们现在选拔管理者,有不少时候也像西方选拔总统都要进行演讲,演讲时言语非常巧妙、非常能感染人,但这个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德呢?很难从他的一两次演讲中就辨别出来。
所以,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因为口才太好,会有所恃,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自己口才好,想要得到的东西,通过说而不是做去获取,这当然就很可怕了。而且,因为口才好,就容易呈口舌之快,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或强词夺理,或巧言惑人,或因言起祸,或恶语伤人,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在佛家,专门有个“口业”,把嘴巴管严实点,也是一种禅定,也是一种修行。张嘴讲话很容易,懂得闭嘴却很难。少一点负面的语言,多一些正面的好话,学会赞美别人,多念经,多持咒。贵人语迟,敏于事而慎于言,多讲一些有意义的话,语言才会有分量。
其实,我们对口才好的人的欣赏,更多的是对他表现出来的自信、逻辑等的渴求,和看到别人唱歌唱得好没什么两样。所以,不要期望口才能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人是很难被说服的。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上说过,永远不要与人争论,试图说服别人,即使你有再充分不过的理由。能言善辩可能让别人哑口无言,但只能压服别人一时,人家当时辩不过你,或屈服于你,但心里并不舒服。人是很难通过一番辩论而心悦诚服的,辩论过后我们很少想别人说的是不是有道理,而更多的在“复盘”中懊恼自己为什么没有“这么说”,如果换种方式就会占上风了。
那些我们经常津津乐道的关键时刻三言两语定乾坤的故事,其本质大都更口才没有太大关系,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由内而外的品德和智慧。比如开头的周总理的例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总理的口才极好,究其原因是他智慧过人。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当时我们国家还比较贫穷,这位外国记者的问题让人很难回答。据实回答的话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国家还很不富裕,另一方面则暴露了我国的经济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仍然显示出了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
关于周总理在外交和谈判场所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他敏捷机智而又不失大国总理风度的做法既让人感到意外,又让人感觉是在情理之中。从周总理身上,我们发现,好的口才不单是口齿伶俐,更必然是出自一个有“心”的人。周总理的“心”就是亿万人民,就是我们的国家。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只有拥有这样一颗热情的“心”,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三岁学说话,一生学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