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到家时间比平时稍早点,12点零几分的样子。
伯迪说中午想吃茄丁肉末米饭,早上出发前已经提前把肉泥拿出来解冻了,所以只需要腌制几分钟就好。蒸上米饭,然后茄子削皮切丁,开始一番乱炖操作。我对做饭没兴趣也不擅长,是当妈妈不得不的责任感迫使我拿起铲子,而对伯迪来说,吃我做的饭是别无选择的习惯,然后久而久之变成妈妈的味道,矫情一点,爱的味道。
茄丁和肉末在高温中挣扎的同时,我帮伯迪和正正检查上午的作业。正正是伯迪大两岁的表哥,俩人是互相作伴儿的关系。俩孩子抢着把作业放到我面前,于是压力给到我,我逐个看。跟昨天比,他们确实有进步,字写得工整了,正确率也提高很多,尤其是正正,学习态度的转变非常明显。少不了一番表扬,表扬他们善于规划时间,把学知识放在第一位是非常正确的;表扬他们自制力强了,玩了十五分钟游戏就果断停下来,懂得保护自己的眼睛了;表扬他们没有乱放东西,家里还是那么整洁……然后正正有点不好意思的笑,说写得还是不够好;伯迪斗志满满的拿出了错题本。我以后还是少发脾气吧,柔和一点多好。
俩孩子吃上饭的时候12点半多一点,看,半个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情。他们狼吞虎咽,我捧着早上的麻酱烧饼和小米百合粥。不是回民但是拒绝猪肉和任何猪肉周边,从小就这样,但我谎称自己猪肉过敏,不能因为自已的喜好影响了孩子摄入营养的多元化。所以,伯迪总在庆幸他不是那个过敏的人。
不喜欢单调,所以让小爱音箱播放钢琴曲《宫崎骏的夏天》,我告诉孩子们这样可以陶冶情操。正正问我情操是什么,我想了想,告诉他,情操是让人快乐的东西。成年人的优势就是跟孩子说一些自己也不太懂的东西,而他们觉得很有道理,我却在沾沾自喜。
收拾好碗筷大概1点,我坐在餐桌前,小爱同学换了音乐,是张杰和张碧晨的《只要平凡》,节奏缓慢,情感表述简单也入心,容易把人拉进回忆里。我脑容量可能不够大,不开心的事记不多也记不久,或者干脆避而不见。春节假期开始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初吸引我的是循着苔藓迁徙的鹿群、是希楞柱顶端漏下来的星光、是闪电般张开嘴巴等待雨落的大地、是鄂温克族人留给大兴安岭的温柔和勇敢;最后让我惶恐的是人物命运,尼都萨满、达玛拉、妮浩、依芙琳,每一个伟大又渺小的他们,最终只是一段回忆,即便是那片偌大的原始林区,时代也没给它留痕的机会。我没读完,留了一小部分,那样我会觉得鄂温克族人的故事还在继续。我喜欢好的结局。
可能快要睡着了,伯迪过来拍拍我,“妈妈,去床上躺会儿吧”。可是时间差不多了呢。我得去上班了。要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