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后裔。
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胆识过人。
四岁,与诸兄弟共食梨,融食最小者,言曰: “吾年幼,大者让于兄。”又曰:“弟最小,吾为兄,大者让于弟。”
族人皆奇之,赞其贤,融于是名扬天下。
十岁,随父孔宙进京。
时,李膺任职洛阳,颇有盛名,非名士及亲戚概不接见。
融慕李膺之名,遂登门拜访。言于门人曰:“吾乃李君之亲戚也。”
门人如实通报,李膺见之,却不知其来历,因问曰:“君与仆有恩义乎?”
融曰:“昔吾祖孔子与君祖老子有师资之尊,由是吾与君乃世交也!”
李膺及宾客闻之,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宾客以其语告之。陈韪不以为然,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融驳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陈韪无言以对。李膺大笑曰:“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年少之融,聪慧、机智、从容、有礼,为天下人所颂扬。成年后,却恃才傲物,任性而为。
融任北海相时,路遇一人,于坟前哭泣亡父,面无憔悴之色,遂将其杀之。
融为青州刺史,袁绍攻之,箭如雨下、短兵相接,然融竟靠几读书,趁夜色逃之。
汉献帝时,融升任太中大夫,常出言嘲讽冲撞曹操。
建安九年,曹操击败袁绍,有心占据其媳甄氏,不料曹丕请赐此女,曹操应允。
融得知此事,修书一封于曹操,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知融乃饱学之士,遂问曰:“此言出自何典?”
融笑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恍然悟之,融实为嘲讽二曹。
曹操征乌桓时,融又讽曰:“乌桓远在东北,大将军劳师征伐,不若审理陈年旧案。昔肃慎一族进贡苦矢,今却不见来贡,岂不污我朝非盛世也?丁零一族偷盗苏武牛羊,大将军可一并办理此案。”
曹操反复被讽,已暗生杀融之心。
其后,曹操颁布禁酒令,融公然反对,二人当面辩论。
曹操曰:“饮酒误国,实干兴邦,夏商两朝因酒亡国。”
融曰:“此言差矣!夏商乃红颜祸水误国而亡,大将军不若禁止婚姻耳!”
曹操亦无言以对,杀融之心更甚。遂命人搜罗孔融罪名。
孔融与祢衡相交。祢衡对其言:“仲尼不死。”融亦对曰:“颜回复生。”融乃孔圣人之后,以祖先自居,为大不孝。
孔融曾言:“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视人若猩猩、鹦鹉,饥年烹煮之,为大不仁。
曹操属下揣度其意,告发孔融,其惊世骇俗言论亦广散天下,正可名正言顺加诸其罪。
孔融被抓捕之时,二子正在游戏,长子九岁,次子八岁,全无慌张、恐惧之色。
孔融心有慽慽然,曰:“独吾有罪,望保全二子!”
其子从容上前,曰:“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不久,曹操命人再捕二子,次子对长子曰:“如死后有知,得见父母,岂非吾等之愿!”遂引颈就刑,面色不改,众人皆为之哀。
孔融被处死时,亦大笑,全无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