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次读完的外国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第一次在书本上看到喀布尔,塔利班,巴米扬等这些政史词语。
1973年穆罕默德·达乌德·汗等发动政变,在阿富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1981年爸爸带着阿米尔逃往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把家留给拉辛汗照看。后来阿米尔父子又迁到美国旧金山湾区的费利蒙居住。
2001年,罹患绝症的拉辛汗从巴基斯坦给阿米尔打电话,让他去巴基斯坦,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原来拉辛汗在阿米尔父子走后, 去哈扎拉贾特找到了哈桑及其妻子,他们一起回到喀布尔管理阿米尔家的大房子,哈桑还有了一个儿子索拉博。然而1996年塔利班占领喀布尔之后,强占了这个房子,还因为种族歧视当街枪毙了哈桑及其妻子。索拉博进了孤儿院。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回去喀布尔救索拉博,但阿米尔不愿意。拉辛汗于是告诉阿米尔,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
故事就是如此蹊跷,从爸爸给哈桑做兔唇手术,到送生日礼物可能我们这些读者已经心里明明白白的有了答案,只是可怜的阿米尔,只想逃避自己没有保护哈桑的内心。
恰逢年关,读后感被搁置,总是担心当初的那些感受不复存在了,于是今晚喝一杯浓茶,准备把心里的所想,所感都记录下来。或许再过一段时间,或者过几年,在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
这本书一点也不难读,难的是不了解历史背景,阿米尔少爷和爸爸从富商巨贾变成逃难父子,俄国对阿富汗做了什么?对喀布尔做了什么?而后来的塔利班又对阿富汗做了什么?对喀布尔有做了什么?书里一句话扯到了我的心——“我不要回去,你不知道他们怎么对待巴米楊大佛的。”所有的疑問不得而知。
塔利班在我的意识里是恐怖的名词,在看了西安华夏文旅的大型历史舞台剧《驼铃传奇》以后,看到了粉身碎骨的巴米杨大佛,原来阿米尔少爷是没有机会跟他爸爸坦白,那个蓝色的风筝背后,是他的懦弱和哈桑被强暴的秘密。也如他爸爸在旧金山走完他人生的路程,也没有告诉阿米尔他和哈桑的血缘关系。
读后感,真的不知道怎么写了,关于阿富汗,关于塔利班,关于阿米尔,关于哈桑,战争不只是让家园成为难以回去的噩梦,更不只是颠沛流离的悲惨命运。或许如索拉博的自闭,自杀和抑郁一般,属于阿米尔和哈桑的那个故乡,已经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