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来,看了许多的成了新闻的自杀事件:在读博士受了委屈而自杀;高收入精英被公司辞退而自杀;有经历了多年创业的知名创业者自杀。在许多人的眼中原不该自杀的人却选择了主动放弃生命,令人痛心而唏嘘不已。
“人生于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此言虽看起来略显消极,却反映了人生的真实一面。
既然人生不如意之事、不顺之境是居多的,那么最自然的心态中,肯定是悲观的时候居多、悲观的人居多。
所以,婴幼时的人类,哭泣总是多过欢笑的,那是最自然的本性感知的流露。
但是,等到人成长了,悲情流露反而越来越少了。
不是说不如意之事少了,需要悲伤的事少了,而是随着年龄的成长,或是因为经了磨砺而在感知上多了越来越厚的角质,变得不是那么的敏感,越来越麻木了;或是通过历练,成就了内心的强大,并表现出了可以抵抗悲情的坚强;或是虽保留着初始的敏感的心境,却因为看得开、看得透,而变得不计较了。
若是随着经历的多而变得麻木,虽不再为小小的不如意、不顺心而感知到悲伤,这其实是很可悲的。因为这种麻木不仅隔离了悲伤,也隔离的快乐。这种麻木把人生过了过小滤,人生随着也少了活着的存在与意义。
若是因为内心的坚强,虽然也抵抗得了各种人生境遇的负面与悲伤,却让内心的感知处于一种斗争的紧绷的状态,会因坚强而疲累,压力过于持久而强大的时候,也许就是崩溃的时候。
若是因为本来虽然尚有敏锐的感知,但却看得开、看得透,并因此而不计较了。这种是心态的成长,是一种人生境界的提升,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虽然内心还是柔软的,却对从生的负面与悲情进行了缓冲,你能感受它,但它却很难对你造成伤害。
当你的心态足够好,你会明白:
人生有所有期望,应会有所失望。
人生有所行动,就会遇到坎坷与挫折。
人生身处社会,就会有诽谤与中伤。
人生会被喜爱,也就会被伤害。
人生有所获得,就会有所失去。
人生如所爱之人之事,就有所恨之人之事。
你无法要求人生所有的经历与面对,都必须是正面的,因为你的人生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
人生只所有丰富、有趣并值得探索,恰恰是因为人生中好与坏的对立存在、并不可预知。
所以人生不能因为要抗拒坏的而变得麻木,麻木了你就连好的都难以感知。
所以人生只能在成长中不断调适心态,在不丧失如婴儿般敏锐感知的前提下,提高自己悲情点。
这样以来,才能在看起来悲情的情境中,还能欢笑地活着,并走下去。
我们不要麻木,我们也无须坚强,我们需要的是正视人生正反两面的良好心态。
有了良好的心态,才算是正视并接受这样真实的人生,才不会因内心的柔弱而痛,刚强而折。
可以说:人生的境界即取决于心态,而境界的高低则取决于心态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