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是合理,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么多著名人物、著名景点?

那么多的景点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名人故居,名人去过的地方,名人埋葬的地方,纪念名人的地方。

比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鲁迅故居,因为这些名人,后世才有了机会在这里兴建了景点坐收门票。

如果哪个地方找了一处破房子,上面挂一匾,上书四个大字“乌卓故居”,估计他们肯定会赔钱,因为没人听说过。

即便是挂上更出名的“项少龙故居”,估计就不是赔钱的问题了,还会涉嫌文物造假。

这就是名人的作用了,大家都认识的人,大家就都有兴趣去看看。到孔庙看看孔子小时候用的磨盘,到司马光家看看他小时候砸的钢。虽然跟我们普通人家的物事没有什么区别,但也乐此不疲。

不光是这些人文景点,就连自然景观也少不了名人的衬托。

泰山这么受欢迎,还不是因为历代工作做得不错的皇帝都去上面封禅,岳阳楼、滕王阁原本就是古代文物,跟我们分散在各地的古楼宇都没两样,就因为《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就让他们名声大盛。

还有少林寺,原本达摩祖师在那里面壁九年时,大家也都是听说过,谁也没什么想法去看看那传说中的达摩洞是个什么样的山东,但是后来一部电影《少林寺》,让全球人都知道了中国功夫出少林。

就在离少林寺不远的地方,汝州市还有一座风穴寺,同样在少室山下,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中原四大名刹”。可是有多少人听说过它呢?

举了这么多例子,所谓存在即是合理,这背后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跟明星网红存在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都需要一些共同的认识,然后才有了聊天的谈资,你国庆节出去说我上了趟华山,对方就会很直接的问你累不累,白天爬的晚上爬的——他即便没有去过华山,也听说过华山论剑,力劈华山这种名词,对华山有一个固有的印象,因而你就不用去给他解释这座山是在哪个地方,有多高,游客有多么多么多。

如果你说我休假去了趟武功山,回来跟朋友谈起,你就要好好的解释一番:在江西萍乡,虽然不出名,但是很值得一去......布拉布拉一堆

这个地方当然是我搜出来的

我们需要著名景点,需要一些各个行业内的名人,即使对我们本身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也需要这些人这些地方来作为我们聊天的谈资,而不用只能干巴的尬聊“今天天气不错啊”。

就像之前某些明星出轨这类的事情,聊天时只要一提起那个名字,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耳闻过这些事,于是你们就有的聊,不会尴尬。

比如同学聚会的场合,不能总是聊那些过去上学时候的事情,因为你们共同的记忆就那么多,一次聚会聊可以,二次三次再聊,谁都觉得没味道。这个时候热搜上那些词,娱乐圈那些事就显现出价值了,你们也可以很好的因为不同的兴趣领域来分辨对方是不是跟你一个圈子。

虽然这样的话题很没营养,但有营养的那些诸如职场、收入、工作、家庭又有什么聊的呢?同学聚会原本就是一个炫富大过比惨的平台,作为收入不高工作苦逼的大多数人,谁会好意思抖着自己的伤疤给大家看呢。

《人类简史》里提到,我们智人在几百万年前就是靠这种“八卦”才把族群规模突破了150人这样的瓶颈,才造成了现在成千上万人可以一起携手完成一件共同的宏愿,比如把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虽然我们谁也不认识谁,我知道的某个名人对方也多少知道点,我们就有合作的基础。这时候我们都知道的这些名人又出来号召我们要想着同样的目标前进,于是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向着它前进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我们去吃饭,牛哥说:“今天日记写的好,就是那个角色扮演的,我以前也写过类似的话:我不是我,我只是在扮演着我,...
    牛哥语录阅读 2,299评论 0 0
  • 大概是因为更多的人是感性动物,所以才会在夜晚回忆、思考、幻想很多事情吧。 想要戒掉熬夜,却发现早已成瘾。 也算一...
    藤原栗阅读 1,755评论 0 0
  • 世界上不仅有数不清的书籍,更有数不清的诗歌。从脍炙人口的“春暖花开”,到少为人知的“纵然大风起,人生不言弃”,总有...
    圈乎阅读 4,0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