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种职业,无论做好哪一个都要从做好基本功课开始。
记得十几年前,互联网发展的不如当下发达,很多信息在互联网上根本查不到。比如,笔者最开始从事的是公关策划行业,那会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媒体将自己的发行量,记者及版面信息发到网上。更不要提如今的电子版,官方网站了。那么作为公关策划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对媒体进行了解,怎么办?用最笨的办法,“订阅”,“录入”。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这么做。也许你会觉得这么做太笨太累,但是却很有效。其实现在想想,这个过程虽然枯燥乏味,但也挺有意思的和有收获的。在其中你不仅了解了各类报纸,杂志的采编风格,版式要求,人员信息,也对收集信息,整理资料有了接触,知道了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有用的,又知道了如何设计收集资料的表格。总之一句话,收获总比付出多。
还记得还没毕业在法院实习那会儿,做的也是最为基础的工作。订案卷,打笔录模板,送司法文书,联系当事人,预订开庭时间……反正一句话,什么累干什么,什么苦干什么,什么最无聊干什么。时间久了,有的实习生觉得枯燥离开了转到其他岗位,更有甚者离开法院去了律师事务所,公安局等之类的。而我却一直在那里。究其原委,可能也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吧?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是无论因为什么,我在那里待了近半年。回过头来想想,虽然这半年做着同样的实习内容,但是却也收获很多。让我从法律专业理论派逐渐变成了实践派。让我对法律的认识也不只是照本宣科的那些条文规定,更多的是与情理的交融、选择。也许也是因为那段实习的经历让我开始学会与不同人打交道,以至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其实,说了那么许多,就是想说,无论是谁,无论想做好什么,都需要奠定坚实且良好的基础,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功近利。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看似反复日常,内容单一,甚至枯燥乏味但却意义深远且重大。
我总在说,每个人的第一份工作,或者说更早的实习对其不敢说一生,但最起码对其职场上的认识与影响是很大的。其中所形成的对工作的态度,基本思考与习惯养成都会有所涉及。这就好像基础教育一样,看似简单却不可忽略与轻视。唯有这样才能在今后走到更远的地方,走的路也可能会越来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