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能是时间突然变得多了起来,然后我和我那个博士闺蜜都同时进入了一个焦虑和迷茫的状态,我们居然一起回忆起过去了。
闺蜜说:好像以前高中的时候想要的东西现在都有了,但依然还有一些自己想要的。(PS:我翻译的,她说话你们肯定听不懂,神叨叨的)
我最近也老想起一些事儿来,大概是突然触动了心底的某一个开关吧。
2006年的时候,我在珠海打工,我记得是叫伟创力。
在厂里认识一个老乡,是个姑娘,跟我堂姐是高中同一届的同学,说实话现在确实不太记得叫啥名了,但我对她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暂且叫她小A吧。
因为有堂姐这一层关系,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彼此之间会说一些很个人的事情。
我从小A那儿知道,她还有一个弟弟,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蛮重的。
小A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没有考上大学,她想要复读,但家里不愿意,认为女孩子不需要读很多书,高中毕业足够了,便让她出来打工。农村里高中毕业出来的女孩,一般就是在工厂里边上班,工作一般是两班倒,一个月白班,一个月夜班,工厂宿舍两点一线,很苦,很枯燥。
小A一直没断上大学的念想,打了一年工之后存了点钱,好说歹说才说服父母用自己挣的钱回去复读。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断了1年没有学习,尽管十分努力,小A第二次高考还是不理想,没有考上大学。小A的爸爸妈妈表示绝不能再接受她复读了,于是小A带着遗憾又出来打工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认识了她。
小A问我:你说我还能再试试吗?我当时太小,什么都不懂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后来我说了一些让她别放弃的话和自己的雄心壮志,以至于我都被自己感动了,觉得自己特别棒,鼓励别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直到有一天
那一天是个夜班,我上完厕所经过过道,听到激烈的争吵。小A边哭边说:实在是太累了,来了1年只休息了几天,上班一站就是12个小时,腿肿了消,消了又肿,想回家。而电话那边好像是不同意,大概意思是挣钱多,别这么事事儿的,谁不是很辛苦之类的,别的同事都可以做你为什么不能。
我没有办法继续听下去了,我第一次觉得每个人的人生也许真的很不一样,我有点害怕,怯怯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那个年代,一个月能到手3000+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很大的一笔钱了。事实上,在伟创力集团下边又分很多不同类型的工厂,但并不是每个工厂的工人收入都是一样的,只有效益比较好的大厂才有活干,收入才高,我们当时在的那个厂就属于效益好的那类。而有些其它的厂,由于效益不好,工人没有活干,经常放假,工人们到手的钱就比较少。所以,其它工厂的工人们都很羡慕我们。
我们所在的那个厂是站着工作的,也就是说从上班到下班的12个小时里,除了上厕所、喝水和吃饭外其它时间全部都是站着工作的。每个人基本上跟一个机器,机器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那个时候,说实话,有时候我们都挺希望机器出问题、保养或者干脆坏掉,这样就能稍微休息一会儿。我特别能理解小A,因为她说的那些我也一样经历着,确实很辛苦。
经过那件事后,小A就变得不太爱说话了,而我也如同心里有愧一样,不知道该说什么,彼此之间就剩下些寒暄了。
后来很快我就离开珠海回到了家乡,我曾经想要去跟小A取得联系,但一直也没联系上,再后来我好像内心里边害怕得到她的消息,也没有再去想法子联系她了。
我后来也是突然间觉悟,当年的我,或许太自以为是了。
很多的时候,以自己的立场去分析、去评论、去给别人灌的鸡汤很有可能给别人造成二次伤害,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你适合的道路不一定适合别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也许才是最好的。
所以,你不是她,别给她灌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