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花烂漫的阳春三月,由于生意需要,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开商店的在闲暇令都会用五色的彩纸剪出清明,人们有时间买了以后用根树枝挂在逝去的先人墓地上,以示对他们的怀念和祭奠。
传说这种纸质的清明很重要,逝去的人只有后辈们给他们插上这个,清明节的那天他们才可以去地府吃宴席,纯色的可以进去,吃一道菜,三色的吃三道菜,而拿五色的则可以吃完全席,以前的人们贫穷的比较多一点,所以能给先辈们做上五色纸的清明,在大家看来,那是家庭条件相当好的,都会对那家的后代刮目相看。有一些没有后代的,还有一些冤魂,怕他们太可怜,大家都会多做两个,在路边画个小圈,叫他们的名字,为他们烧点火纸,插个清明,好让他们也过上清明。
还有的长辈们说,只有后辈们给插上清明,先人们才可以领到后辈们给他们一年里给他们烧的纸钱,坟头插的清明越多,说明后代越旺盛,而每一个清明就相当于现在人们用的银行卡,一个清明就是一个帐户,清明越多,烧纸越多,钱越多。因此,一到清明节,大户人家就会约在一起集体给祖先祭祀供奉。
正好我也在剪,突然来了个阿姨,要买清明纸,看到我做的清明,阿姨哈哈大笑起来,我糊涂起来。阿姨问道:“这是你做的清明呀?"我点点头。她又问道:"清明怎么做成这样的?"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别人就是这么教我的,我卖了几年,都是这样剪的!"阿姨笑道:"每年的清明,我们都去上祖坟,各家都拿着媳妇儿剪的花儿似的清明插在祖坟坟头上,剪的清明可好看了,王家的媳妇,似乎都在暗暗较劲,看谁剪的更好,更漂,上祖坟,我们都要亲手剪,认真剪,带上孩子,表达对祖先的敬意。"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赶快问阿姨:"姨,那你教我剪一个,你们做的那种吧?"阿姨推脱道:"你这臭女儿,我们明天就要上祖坟啦,我还没做呢?都跟三个儿子联系好了,他们上班很忙,好容易抽时间回家一趟,给祖坟做清明,我得赶快回家剪纸,没时间教你。"我见状赶快哄阿姨:"好阿姨,你就教教我吧,你最好了,知道你手巧,带的三个孩子又有出息,快传授传授经验吧!"阿姨笑道:“死女子,嘴这么甜,那我就教教你。看着!"说完,就一边剪一边教我,"先剪出人字沟,再剪细条,越细越好,对祖越尊敬,就越要剪好,我们王家的媳妇不仅一个比一个手巧,一个比一个会持家,而且一个比一个教子有方,所以你看,以前王家在县城很穷,现在的:我们在城里是大户,孩子们一个比一个争气。"听了她的话,我的耳朵突然一鸣,心头为之一震,对清明似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赶快帮她卷好纸,阿姨见我学会以后,付完钱,临走时,还叮嘱我一句:“一定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才,让他们从小敬重自己的祖先。"我若有所恩,恍然大悟,答道:"阿姨,我记住了!"
她走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原来阿姨和她家先生,虽然从前也很贫穷,家境不好,到现在家有楼房两三栋,三个孩子先后从名校毕业,儿媳,儿子都孝顺,工作之余都回来陪父母。老两口每次从我门前过,都喜笑颜开,原来是他们从小都教育孩子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自强不息,乐于助人,这种最平凡的母爱,让她培养了三个平凡但很优秀的孩子。
也许母亲是平凡的,但是她教给孩子的,是伟大的,让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一个优秀的母亲会培养几个优秀的孩子,她是我们的好榜样,现在,我剪的每一个都无比认真,每一剪刀下去,都心怀敬意,因为我剪的不仅是清明,而是自己和别人对祖先的敬意,而那些来买清明的人,很多时间都是工作太忙,没时间自己剪,我要把这份爱心做好,良心放正。
我仿佛看到了她们王家祖坟上插满了五彩缤纷的清明,恰似一朵朵花儿向逝去的先辈们带去问候,我剪的清明被别人插在先人的坟头,向他们带去怀念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