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老师就教我们写文章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它们会让句子更加生动;从小,大人就教我们要积累各种各样的好词好句,给句子增添色彩。
在我们那个词汇匮乏,句子干瘪的学生时代,这些积累这些技巧犹如雨水之于干涸的土地,是刚需!
然而,我们很多人渐渐忘记了最初的目的—表达,而演变成了“炫技”,为了展现技巧而使用技巧,为了展现丰富而使用丰富的词汇。于是,用词越来越华丽,句子越来越精美,却越来越没有生命。
有多少人演讲,喜欢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作为开头;有多少主持人介绍节目,喜欢滥用“思想盛宴、视觉盛宴”等;一提起美景,必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仿佛全到一个地儿;一说到美女,多是天生丽质、明眸皓齿,让人以为美女都一个样儿…
这样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点,,言词概括,模糊,无法让人产生具体的画面感。每每听到这样的句子,我都怀疑此为偷懒之人。因为此类句子可以套用在很多地方,更要命的是,能唬住一部分没有独立思考的人,感觉还挺有文化的样子。
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所有的积累,所有的技巧,其最终目的,都应该是让自己的表达更为精准,而不是为了精美!空有漂亮的言语形式,却不知所云,让人味同嚼蜡。恰恰相反,再朴素的话语,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更能打动人心。
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清楚地记得小学课文里的一句话:“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多简单的句子呀,多美的意境啊。
也还记得叶圣陶爷爷写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每次看到天空中的新月,这个句子就会从我的脑子蹦出来。
一到冬天,就会想起萧红写的:“大地满地裂着口”“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鲁迅笔下的“圆规”让人印象深刻。汪曾祺写咸鸭蛋“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让人大流口水…
哦,才发现,语言大师们的作品,看似朴实,实在不简单,这些精准的描述能给人带来画面感,能触动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触动人的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