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体会自证预言

最近自己的经历,感觉又经历了一次自证预言,所以这里分享一下这种心理现象。


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常见的现象,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自证预言。

当发生了自证预言,怎么破呢?

首先弄清楚自证预言是怎么来的,一方面,是以为自恋的需求,大家会默认期望自己说过的话能够实现。第二个来源, 是在生活中,某次经历,接受到某个评价或者暗示,再次经历相同情景的时候,受到之前经历的影响,形成了应对改种情景的固定行为模式。

怎么改变自证预言呢?

下面得到的曾老师的锦囊:

1 分清楚事实和感受。

很多人,第一次演讲的效果不好,就认为自己不适合演讲。其实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大部分那些演讲的很流畅的人,在演讲之前准备的更加充分。因为自己感觉效果不好,就觉得自己不擅长影响,这是受感受影响,对自己产生了负面的暗示。能够意识到,自己那些地方做的不足,那些地方做的比较好,怎么通过更加充分的准备提高演讲水平,这是重视事实。

2 提醒自己“普遍存在性”

爱迪生在发现金属钨适合做灯丝之前做了很多次尝试,爱因斯坦小的时候甚至被老是说是智力偏低,林肯在人生的前半段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没有谁是无时无刻的完美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就不存在完美的树叶。当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在茫茫人海中的自己的这段经历,就像草原上的某颗小草被微风吹过一样。

3 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

当意识到上面两条之后,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出一下改变之后,可以尝试创造一些新的经验,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通过分析事实,看自己在那些方面做的好,哪些地方有进步,寻找“我很好”的证据,并相信这些证据。

需要警惕的是,在寻找新经验的过程中,旧经验不可避免的会再次浮现,让你一边进步获得成就感,一边感到动荡和不安。这是我们前进中的必然,能够承担多少不安和动荡,就能前进多少,不必勉强,不必苛责自己,量力而行。

感谢得到提供的知识平台。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