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第三,四讲,冯老师提到了“停“看”听”,运用起来真是百试不爽,可如果运用不到位,就一定会有情绪出来。
下午,丈夫的朋友要和他谈事,来车接他,于是他就急匆匆的在窗外和我打了个招呼“老婆,出来看孩子”,就奔朋友去了。
家里空调坏了,本来是他说好陪孩子出去跳泥坑的(今天下雨了,楼前有存水),孩子见爸爸离他而去,就奔爸爸而去,他以为爸爸会带着他。我怕路上有车,就喊住孩子,说“爸爸今天是去谈工作,不能带你,等爸爸有空时再带你去玩。”(我急于解决问题,用了讲道理)孩子号啕大哭“我不要妈妈了,我就是要爸爸~!”我穿着家居服,没办法跑出去,又不敢离开窗,怕他乱跑有危险。“你要回来吗?”“我不回去,我就不回去,不让我跟爸爸去,我不要妈妈了,我也不玩了,我也不……”他就自己在那叨叨叨。
当时我就在想,是爸爸不带他去,为什么和我发火呢?
近期,只要是家里有人出门,哪怕就是客人走,他也会放下玩具跑出来说个“再见”,愿意被夸奖有礼貌,被认可。今天爸爸突然扔下他要走,而没有跟他道别,他觉得被不尊重了,而我又没及时接情绪,而是讲道理,他的情绪就冲我来了。
我让他宣泄一会儿,如果我现在出去他会更来劲,正好有楼上的邻居下楼,我示意她给孩子一个台阶,邻居会意的把他领回来了,然后蹲下跟他说“别哭了,大热天的会上火的。”(原来爱讲道理的不只我一个,她家也有个男孩差不多大)
进家后我蹲下看着他,儿子说“我不高兴了!我都难过了。”(他就是在等我看到他的情绪)“哦,儿子不高兴了,如果爸爸走时能和你说再见就好了”“嗯!”“儿子有点难过,妈妈不尊重你的意见了”“嗯”“天真热,妈妈帮你把衣服脱下来吧?”“嗯”“妈妈帮你冲个澡吧?”“嗯”……一路嗯下来,情绪就烟消云散了。
情绪的问题真是说简单也简单,说不易也不易,接纳别人的时候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