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
四月中旬,正是红薯苗下地的最佳期,市场或路边都有卖红薯苗的,但大多数都是杨凌那边培育的幼苗。扶风本地很少见有人做务红薯苗。
看见一簇簇,一捆捆嫩嫩的幼苗,我的思绪便追忆到二十多年前,我尝试着做务红薯苗的那个时候。
大清早,在村口,一个清瘦的小伙,从头门口推出一辆26型自行车,打住斜撑,便从自行车座下,掏出一抹布,迅速地擦了擦用黑塑料胶带缠了的三角梁,又擦拭了车头和前后车圈,一声口哨,跃身骑上自行车,脚下像抹了油一样,飞也似的猛蹬,在官路上向县城的方向而去。
那小伙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我。也是1995年吧,那时候年轻,腿上有劲,三十多里的路程,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县城,在县城打工的我,今天要带回挑选和谈好价格的红薯,准备给做好的苗床里下红薯种。
做务红薯苗的主意已定,也顾不上父亲的责备,说我不好好干活,整天胡骚情呢。利用中午工地休息时间,在烤红薯的一位摊主那,精挑细选了一蛇皮袋又细又长的红薯,小心地绑在自行车后座上,恐怕蹭破了皮,到晚上下班后带回来。
做务红薯苗,挑选红薯原种很是重要。第一,要选好品种,要皮红,瓤干,生吃要甜,熟吃要面,没有带荆的。第二,一定要买蒸熟或者烤熟的红薯,亲自尝尝,感觉口感好,水分少,含糖成份高。
其实那时候,我在岐山哪个村子见过做务红薯苗床,也咨询过人家做务程序,也是穷则思变吧,就想着人家能弄,我为什么就弄不了呢?最先是在自家自留地地头上,从家里拉来砖头,猪粪,当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的时候,左邻右舍就议论纷纷,说我在地里弄不成,就把红薯苗没有务出来,务出来都就会让别人,你一把,他一把的拔完了,还有你卖的啥呢?经人家这么一说,我想也是,就把准备好的苗床材料可往往家里转移。
那时候,家里是盖的一边溜的厦房,房子在南面,北边正好空着,红薯苗也喜好阳光。就在院子北边的围墙根,开始挖坑做苗床,先挖出一米五宽,三米多长的坑,在周围用砖头砌起北高南低的围墙,北边约高50厘米,南边高二十厘米,这样才有坡度,苗床日照也好。还在苗床中间挖出24砖那么宽的地沟,用红砖做好烟道,稍带坡度,东低西高,好让火路畅通,因为我要做的是火炕,要给苗床烧火加温。
待做好苗床后,就和媳妇去房间抬出早先准备好的红薯,往外一倒,哗啦啦滚落一地,我和媳妇一看傻眼了,有将近一半红薯已腐烂掉了,一直舍不得让我们吃的母亲开始抱怨,父亲一旁也大发牢骚,“让你别弄,别弄,一天就爱胡成精,看把几百元打水漂了吧”。我也好生气,就想几脚踏翻苗床,不务苗子了。生气归生气,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坏了的,我总想弄清楚。待第二天到村子的一位老人那得到了答案,因为他早些年当过队长。红薯不能放在有烟的地方,一见烟熏,就必坏无疑。原来是红薯袋子放在媳妇烧炕的地方了。哦
做好火炕后的苗床,就开始给里面填上家肥土粪,粪土要凉晒后 打碎,平铺五六厘米厚,然后再在粪土上,平摆上精选的红薯种,一个挨着一个密密的摆满苗床,最后是给红薯上撒3到5厘米厚的粪土,这回要经过细筛筛过的,并且里面带有麦毛类杂物,让粪土变得更松软,以便后续出苗。最后撒够足够的水,用塑料布盖严实,周围用土压起来,怕风吹起,这就算大功告成,静等发牙出苗。
每天干活走时,总要叮嘱媳妇要记得要给苗床烧火加温。
心急的我,一两天后,就偷偷的掀开塑料薄膜,拔开土层,看放进去的红薯有变化没有,这时候,被父亲看见,就会骂我是“猴沟子”。不得不让我静静的等,早上出门时,用棍子敲打棚里塑料布上的露水,看看有啥变化没。耐心等到三五天后,再次偷偷拨开土层,发现红薯身上,像老鼠爪子一样地嫩丫,一个挨一个的,红里透着白,尖尖的,按耐不住兴奋的地我,赶紧悄悄的盖上塑料薄膜。
最初覆盖好的苗床,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床内水分和温度,掌握了这两大要素,那就离出苗成功不远了。最初床内温度能控制在三十度左右,所以为了加温,才做的烟道,通过烧火给棚内加温。湿度就是用眼观了,凭直觉,不能太湿,这样红薯也容易腐烂。也就是说表面的粪土有稍干状就行,前期不喜水分多,到长出幼苗三五厘米高,可在中午太阳光照好时,可以适当撒些四五十度的温水。出苗后,棚里温度也要多注意,不能太高,那样会灼烧叶面,红薯苗就会没有了卖相,适当时候要通风。
再过几天时间地耐心等待,塑料薄膜里渐渐出现了一层绿色,约一个礼拜后,苗床内便拥挤起来,长到十几厘米二十厘米左右高,父亲说,可以出苗了 。左邻右舍听说我务出了红薯苗,都来参观购买,农村田间地头闲地多,都可以栽上几十窝,秋后便能挖出好多红薯,也就够一家人吃了。
起苗要心细,是用剪刀剪的,不能动了土层里的红薯,那样会影响第二茬的出苗。第一次出苗后,整齐的五十个一把,一把五毛钱,在村子就卖完了,因为我的红薯苗无啥另外成分添加,成活率高,不像人家卖的,听说还要泡白凡水,不易活。第二茬,第三茬,是父亲提上竹笼想去离家近点的益店镇上卖,谁知在秦村就被购买一空,父亲回来说,那里的人还等着要第二茬子苗呢。我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待到第二年,红薯苗刚出苗床,就被村子的小学校定购,邻村的打问到我还在育红薯苗,就早早稍话给自己留几十把。零零碎碎也卖了些,最后剩下高低不齐的自己栽在苹果树地,等秋后又挖了几架子车红薯。 由于我的红薯个头细长,皮红,蒸熟后甘甜爽口,特好卖,用一位长辈的的话说,吃到嘴里像毛栗子一样。
虽然做务红薯苗是一件微不足到的小事,可让我得到了尝试,收获了喜悦,在“穷则思变”几个字的影响下,迈出了敢于尝试的第一步,也总结到,凡事只要下足功夫,敢尝试,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