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直“麻黄汤”。
五七、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太阳中风、伤寒、温病均脉浮,病在表,会用到麻黄汤必无汗、全身疼痛、恶寒。
五八、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直“桂枝汤”。
用营卫来解释:中风伤卫,伤寒伤营卫,卫为气,营为血,故麻黄汤有麻黄和桂枝。
营在肌肉里面,营的路线,从动脉血管到小血管到孙络,中医讲的孙络就是微血管部分。气就是我们讲的动能,人气虚的时候就没力气,讲话都懒得讲,卫气的路线从腑,从肠胃吸收营养后循着淋巴系统一直走到皮肤毛孔。血管里面是血,外面有一层网膜,这层网膜就是中医讲的气的走向,故中医讲气血同源,一个在血管里,一个在血管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人的气血要两和,血管的网膜和淋巴系统的气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协调:如果血管里的水少了,它会自动供水,如果血管里的水太多了,水自然会出来,给淋巴系统传到皮肤毛孔,发汗发掉。
“常自汗出者”,本来淋巴系统里的水要进入血管里面的,现在气太旺了,加水太过了,就发到皮肤表面,代表营卫不协调了。
“营卫和则愈”,桂枝汤是最好的调和营卫的处方。平时没事流汗、身体有点说不出的不舒服时,就可以服桂枝汤,桂枝行阳,白芍走阴,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的主力方子,从《伤寒论》到《金匮》都在讲这两个主力药。
五九、病人臟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去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直“桂枝汤”主之。
平时无病,但常常身体热热的,会发点汗,女性更年期也会有这种症状,这些都是营卫不和的表现,桂枝汤效果很好,可以把桂枝汤当补药来吃,不一定要等到有病才吃。
桂枝汤名为发汗之剂,实为补气益血之补。所以对气血很有帮助,甘草红枣亦为补养之品,加以啜粥补养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