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age View)
访问量, 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衡量网站用户访问的网页数量;在一定统计周期内用户每打开或刷新一个页面就记录1次,多次打开或刷新同一页面则浏览量累计
UV(Unique Visitor)
独立访客,统计1天内访问某站点的用户数(以cookie为依据);访问网站的一台电脑客户端为一个访客。可以理解成访问某网站的电脑的数量。网站判断来访电脑的身份是通过来访电脑的cookies实现的。如果更换了IP后但不清除cookies,再访问相同网站,该网站的统计中UV数是不变的。如果用户不保存cookies访问、清除了cookies或者更换设备访问,计数会加1。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多次访问只计为1个访客
IP(Internet Protocol)
独立IP数,是指1天内多少个独立的IP浏览了页面,即统计不同的IP浏览用户数量。同一IP不管访问了几个页面,独立IP数均为1;不同的IP浏览页面,计数会加1。 IP是基于用户广域网IP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访问者的,所以,多个用户(多个局域网IP)在同一个路由器(同一个广域网IP)内上网,可能被记录为一个独立IP访问者。如果用户不断更换IP,则有可能被多次统计
事务
性能测试脚本的一个重要特性。要度量服务器的性能,需要定义事务,每个事务都包含事务开始和事务结束标记。事务用来衡量脚本中一行代码或多行代码的执行所耗费的时间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的交易或事务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想提升TPS,硬件优化,代码优化或业务逻辑优化去实现
响应时间(RT Response Time)
= 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
每秒点击数(HPS Hits Per Second)
客户端每秒向服务器提交的请求数量
在客户看来只是一个请求,但在服务器端看来可能会有图片,视频等很多请求。这里所说的每秒点击数是指服务器端这些小单位的请求数量
并发数(虚拟用户数)
在客户端的一批用户同时执行一个操作的数量,并发数反应了软件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系统用户数
注册用户数
在线用户数
登录系统的用户数(可能只登录,但和服务器没有任何交互)
并发用户数
和服务器产生交互的用户数
思考时间
是指用户在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了更好的模拟用户的行为,需要模拟用户在不同操作之间等待的时间,例如,当用户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数据时,可能要等待几秒查看数据,然后再做出响应,这种延迟,就称为思考时间
资源利用率
・CPU(处理器):
CPU指标主要指的CPU利用率 ,包括用户态(user)、系统态(sys)、等待态(wait)、空闲态(idle)。利用率是你运行的程序占用的CPU资源,表示你的机器在某个时间点的运行程序的情况。使用率越高,说明你的机器在这个时间上运行了很多程序,反之较少
行业参考标准:
CPU 利用率要低于业界警戒值范围之内,即小于或者等于75%;
CPU sys%小于或者等于30%;
CPU wait%小于或者等于5%;
・Memory(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 性能测试过程中对内存监控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被测服务所占用内存的波动情况
现在的操作系统为了最大利用内存,在内存中存放了缓存,因此内存利用率100%并不代表内存有瓶颈,衡量系统内存是否有瓶颈主要靠SWAP(与虚拟内存交换)交换空间利用率,一般情况下,SWAP交换空间利用率要低于70%,太多的交换将会引起系统性能低下
・IO(磁盘):
磁盘吞吐量简称为Disk Throughput,是指在无磁盘故障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磁盘的数据量
行业参考标准:
磁盘指标主要有每秒读写多少兆,磁盘繁忙率,磁盘队列数,平均服务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空间利用率。其中磁盘繁忙率是直接反映磁盘是否有瓶颈的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磁盘繁忙率要低于70%
・网络吞吐量:
指在无网络故障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网络的数据数量。单位为Byte/s。网络吞吐量指标用于衡量系统对于网络设备或链路传输能力的需求。当网络吞吐量指标接近网络设备或链路最大传输能力时,则需要考虑升级网络设备
行业参考标准:
网络吞吐量指标主要有每秒有多少兆流量进出,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设备或链路最大传输能力的70%
吞吐率
是衡量被测系统成功处理用户请求的能力,是衡量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指标,吞吐率 = 成功处理的请求数 / 处理请求的总时间;吞吐率越高,说明软件的性能效率就越好
如果TPS很小,但是吞吐率比较大,说明服务器的返回的页面文件(字节数)是比较大的,此时根据页面细分图,如果存在页面问题,考虑页面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