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几千年来,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典范。
游历中国大地,发现德孝之根缘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他是父系氏族部落联盟首领,由于其以孝为本,赢得了部族人员的爱戴,从而成为一位明君,建立虞国,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 ,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
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德孝之人众多,下面就不得不说说寒食节需要缅怀的先人介子推,春秋战国时期他生于山西闻喜,长于夏县,这两个地方紧临舜治都的永济,作为晋国的子民,他一生忠孝,成为一名以孝为基准,以忠义为根本的志士。
早年重耳出亡时,饥渴难耐,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取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十九年中,介子推一路保护重耳,直至其成为晋文公,即便是晋文公未尽行赏,介子推并未介意,而是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军禄的隐士,每日与母亲相依为命,甘称忠义之典范。然而晋文公听信小人之谗言,火烧绵山逼迫介子推出面,忠义如他,最后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介子推死后葬于山西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咏唱其忠孝之本。
先贤的德孝影响着后世子孙,北宋时期的封建礼制也以德孝为本,司马家族就以德孝作为治家之本,由此才会父兄和美,造就了少年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迹,其20岁就中科举步入官场。在司马光的父母离世时,他在夏县居丧,把悲哀化作发奋读书作文的动力,以排遣无尽的悲伤和寂寞。在此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如《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对一些古人古事,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出见解,也为编撰《资治通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
舜、介子推、司马光谨以德孝为本,造就了时代的良性发展,在如今和平年代,作为有志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贤的德孝精神,为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尽自己的微薄力量。(文: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