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利用做家务的时间学习了许岑的《如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手》,下面我要学着许岑教我的方法做个summary。
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
自然主义主要是模仿,结构主义是创造。如果你学语言,书法和乐器,自然主义才有效果。如果你学医药学,艺术,或者经济学,那就用结构主义来学。
自然主义注重的是它表面上的样子,比如学习外语,不能先研究它的语法在学习,而是先通过模仿其他人,遇到什么学什么,积少成多,以量取胜。每天的练习是很重要的。
结构主义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一个认识。你要学习一套举一反三的系统。比如研究法学,通过学习各个法条,给你一个案例,你能用你学过的法条做出解释。
练习不必顾全大局。
为了赶学习进度,开始赶课,想要在一月初学完刑法,还有十三个单元内容,5个星期,如果一个星期安排三章内容学习,就可以保证学完。但是学三章还是有些吃力。能保证一周两章内容的学习。
最近一直在听课,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复习,一直在往后听课,有些内容也掌握的不扎实。可能我想获得想了解所有的知识点的快感,就一直加快速度在往前赶。这致使我只满足于自己知道知识而不会用。我知道终究学了它,用是关键。
许岑说要对细节进行反复练习。不要一开始就对学的内容囫囵吞枣,这样做的学习效率很低。老公也说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要找到对应的题去练习。就像练琴,每天只练好它的每个乐句,而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练习一遍。这可能是我学法学的效率低下的原因吧。
我决定尝试照着许岑老师的话去实践一下。先去看对应的视频,和书对照一起来学习,最后把题也加上,练习学到的内容。做到学一点掌握一点。
我觉得我的学习还是没有建立一个正确的循环。法学学习无非分为三大步,第一步看视频和看书,理解。第二部做题。第三部是复习。一天有效的学习时间是一个半小时,那该如何利用呢?第一,要看视频和看书学习新内容。这就需要一节课。第二节课不接着看视频而是先做题,在进行复习和总结。无形中一个知识学了一遍又巩固了一遍。这样的安排,一周完成两个单元的学习是正常的速度。就像学生学习一样,一次学一个单元的内容,第二天进行巩固好?还是一天学习一部分内容,第二天进行复习在学新的内容,两天学完,哪个效果更好呢?我觉得是第二种,因为自己就是这么教学生的。
那对于自己的学习,该如何进行安排呢?如果要安排一周学习两个单元,就分为周一,周二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比如我今天已经学完《刑法的概述》明天需要做的是完成题和复习。周三和周四周五三天去学习《量刑》,因为内容比较多,占的时间也比较多些。周六日给自己好好放放假。当然对于比较难的知识可以一周学习一章内容,毕竟有些知识还是比较难驾驭。
对于法学的每天的学习,就像自己教书一样,书上也给自己签上字。完成学习就签个pass,练习完的内容也签上pass,提升自己的自信,也给自己留个记录。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就可以查看自己留下的记录,及时进行任务的调整和分配。对于没完成了的任务,也像时常找家长谈话一样,和自己谈谈心。
对于英语的学习,到现在为止还是断断续续,我想我的给它安排个具体时间去完成它。也许我可以把早上时间利用起来,7:00-8:00起床和收拾,8:00-9:00这个时间段应该利用起来去读一段英文。因为午后和晚上的确不是学英文的最佳时候,我也是特困户,尤其是冬天。
时间安排上,午后写篇文章,时间充裕些,有助于思考。做家务和上班的路上就听听得到的视频,学习一下里面的内容,提高自己的见识和远见。晚上就看些闲书,做个点评,因为晚上状态的确不佳,在加上老公捣乱(一起玩),就更没有学习的心思。
边走边看边改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