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22年工龄,25年党龄,朱治国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致敬朱治国同志,广大基层干部要从他忠诚可靠、善作善成、激浊扬清的“生命答卷”中领悟“一”字密码,成为新征程上的进取者、新任务中的实干者、新局面里的开拓者、新要求下的践行者,在崭新的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轨迹。
“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一颗心”忠诚可靠、赤诚热忱,写下“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初心答卷。心有所信,方能致远。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党员干部时刻都要做到心中有信仰,并将理想信念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融入到一言一行,体现在一点一滴,贯穿于一生一世。朱治国同志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更长。他常说,“做党的干部,从事组织工作,必须讲党性、讲政治,懂规矩、讲规矩,按规矩办事;要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作为优秀大学生,他没有留恋繁华都市,选择了戈壁乡镇。风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条件艰苦,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正因为条件艰苦,根才扎得深,锤炼了他不一般的品性,从最基层汲取了丰富的成长营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年轻干部要时刻谨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的原则立场,把“忠诚”二字写在“眉宇间”,烙印在“心坎上”,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红心,始终沿着党的正确指引闻令而行,才能在青春赛道上永葆“中国红”。
“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一双脚”扎根基层、善作善成,写下“栉风沐雨自担当”的实干答卷。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朱治国甘当“人梯”,肩扛时代重担,担当历史使命,彰显实干精神。在他的身上,有一股子“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的劲头,寒冬缺氧季节,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 。大雪天,深一脚浅一脚,眉毛眼镜结霜,说话能被风噎住,却挡不住他与村干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凭实干,全省村“两委”换届留住了不少能人、带头人,有力地支撑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他的足迹同样遍布青海各地,全省4149个村庄,走过一大半。扎根基层,惠及民生,谋求发展,是使命更是初心。向朱治国一样,我们身为基层干部,要以让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践行各项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带着对工作的热爱,对群众的责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掌握群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才会对我们的工作更认可、更满意,我们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一生情”融入事业、激浊扬清,写下“两袖清风朝天去”的廉洁答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干净做人做事是朱治国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基层的同志到他办公室对接工作,有时给他带点土特产,他一律婉言谢绝。在年底分管口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上,他不止一次告诫大家,“组工干部头顶着组织部的光环,别人求你办事,凡是违反原则的,要学会说不!”他在省委组织部乃至全省组织系统的威信很高,虽然他对工作要求严、标准高,有时会因为工作批评同事,但同事都愿意和他共事。朱治国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组工事业的实干担当。广大基层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克己奉公的精神,不断涵养廉洁力量,坚决做到明规矩、守规矩、知分寸、存敬畏,更要常常躬身反省、警醒自己,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照亮奋斗之路,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不卑不亢、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涵养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初心,以一身正气接过党的伟大事业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去维护党的权威、维护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