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年三月二十四日,有幸跟随《雪琴说史》团队,第一次来到西庄镇柳枝村,瞻仰明清古迹望春楼,于我而言,第一次接近韩城诸多文学大咖,内心是无比的欣喜,与贾雪芹老师和蔡海鹏两位老师,第一次外出同游,聆听他们讲关于过去的那些故事,沐者春天的风,内心感觉无比的幸福。
自小读的历史书不多,但是对于历史却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因此,那些对历史了如指掌的人,总是让我特别的崇拜,今天,近距离的接触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阁楼,竟然没有遥远的陌生,反而感觉温暖的亲切,或许是因为那些温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相隔许久,却依然散发熠熠光辉的事。
这座阁楼目前的主人之一,也是孙家第19代子孙的孙老师,给我们讲了他们家族从古到今的许多典故,一代一代的读书人,不知做了多少努力,不知付出多少汗水,最终给子孙留下了如此厚重的一份礼,几阶楼梯,一段木头,一个小窗户,一处小的点缀,都凝聚着主人的智慧,还有匠人们的心血。
孙家奶奶,82岁的和蔼老人,跟我的对话虽然很简短,但我却自愧不如奶奶的思路清晰,能感觉到奶奶的心胸很开阔,反应也很快,这样的老人,怎能不让人心生喜欢和敬佩!
我们的午饭,真的是简约而不简单,孙老自己家磨的面粉,院子里支的是柴火炉子,吃的是大锅饭,小孩们稚嫩的样子,像是我们小时候的情景,又像是电视剧里的一幕场景,虽然人很多,但是很有秩序,也很安静,房间里飘来动听的歌声,都是80年代的老歌,音响效果很好,吃完午饭,蔡老师又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他讲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这个家族,是那么的相符。
在此,代表今天到位的所有人,感谢孙老的家人,还有马兰团队的志愿者,从我们到来之前,他们就一直在忙活着,给大家做午餐,给大家烧水泡茶……
我想,不论哪个时代的女性,对美的追求是共同的,不能不说这个团队,做起准备来,真的到了细如发丝的程度,不知谁给大家准备了汉服和旗袍,就这院子里的桃花,还有古老的院落,开始自导自拍起来,有人不断的在说着穿越,而在今天的这种氛围里,不玩一会穿越,怎么交代的过去?
此情此景,真的不忍离去,这样的院子,这样的人,如同是梦中家园的样子,自然而纯朴,此刻,我又想起蔡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心想往之",而我的心,此刻已经成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