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电视剧《甄嬛传》第30集31’55---35’48
事件背景:甄嬛骤然小产,痛彻心扉,整日沉浸在失子之痛中,无法自拔,皇帝都不敢来看望了。
甄嬛如何沉浸在失子之痛中而无法自拔?
1、槿汐进来,看见甄嬛坐在床上黯然神伤,心疼地“哎呀”一声,提醒她小心腰疼。甄嬛流着泪说:“我现在哪怕痛彻心扉,我都觉得是我应该承受的。”通常母亲失子,本就伤心。如今甄嬛骤然失子,既意外又突然,她一时如何接受得了,自然就痛彻心扉。可是,甄嬛却认为这些痛都是自己该承受的,好像自己就算不是罪有应得,也是难辞其咎似的,反正自己就是有错。槿汐默默听她继续说:“我每日都在痛悔,那日我在年妃宫中,为何不能向她屈膝求饶?我为何要如此强硬,不肯服输?我若肯求她,我或许还能保住我的孩子。”原来甄嬛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求年妃,这个说法不成立,槿汐很快就推翻了它。
2、甄嬛便另起炉灶:“我为何要得宠?我若是默默无闻,”槿汐听来不禁叹气,“年妃就不会嫉恨我,不会置我于死地。年妃纵然千刀万剐不足泄恨,可是我呢?我何尝不是大错特错!” 槿汐见她又归罪于自己太得宠,便劝她不要胡思乱想,既然不能未卜先知,事后后悔也没用,这并不是她的错。甄嬛抚摸着肚兜说:“原这肚兜,我是欢欢喜喜绣给我孩儿穿的,可如今肚兜还在,可我的孩子…..却再不能来到这世间了。”她越说越伤心,眼泪扑簌簌流下来。槿汐言之有理,可甄嬛听不进去,她睹物伤怀,肝肠寸断!
3、正在此时,皇帝来看望甄嬛,走到门口,就听到槿汐劝甄嬛别老哭,免得将来落下见风流泪的毛病,还举了太后的例子。甄嬛根本听不进去,槿汐继续劝:“小主这样哭泣,万一皇上来了看见,又要勾起彼此的伤心事。长此以往,如果皇上不愿意再来碎玉轩了,那岂不对小主不好。”槿汐见从身体的角度规劝无效,便换个角度,从皇帝和甄嬛的关系来规劝,难为她思虑周全,且有预见性。甄嬛说:“ 我失去这孩子才不到十日,难道我这个做母亲的,就能涂脂抹粉、穿红戴绿地去强颜欢笑吗?”甄嬛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也不顾忌自己受皇帝冷落的后果,啥也听不进去,说话如此偏激,她真是伤心坏了,失去了理智。槿汐赶紧解释,殿门口的皇帝听得明白,甄嬛都这样了,见面肯定有害无益,便转身离去了。槿汐劝她孩子没了将来还可以生的,干嘛这样折磨自己嘛?甄嬛说:“并不是我要自苦,只是我一见到皇上,就难免想到此事,我实在是笑不出来。”她心里对皇帝有怨气,怨皇帝没有严惩年妃。
4、甄嬛骤然失子,属于人生中的重大应激事件。她之所以这样自责和偏激,是因为她接受不了丧子的现实,且对皇帝心存怨怼。重大应激事件,如果只是靠时间来冲谈或当事人自己消化,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期间痛苦不说,多多少少还会留下心理阴影,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不同程度地影响今后的人生。反之,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援助,不仅可以缩短痛苦时间、减轻痛苦,还可清除心理阴影,让心理更加健康和阳光,有利于今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