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浅仓秋成(日)
阅读时间:2023年7月7日到2023年7月15日
————————
2023.7.15
一开始看书名以为是一场难得一见的设计精妙的骗局,但是越往后看越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一句“求职的大学生是撒谎的天才”正中多少大学生的眉心。我觉得在我也即将面对求职这件事的时候,读到这本书还挺有意义的。
这个故事的精巧在于你看故事的时候,你会觉得里面的人怎么这么坏,怎么可以为了求职而不择手段、谎话连篇,将自己塑造的如此完美。但是代入自己,会发现自己也没比他们高尚多少。就如袴田只是和朋友参加了一次捡垃圾活动,却演化成了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会用WPS就等于精通办公软件,还有之前的小火的求职话术,喜欢边工作边摸鱼等于时间管理能力强;喜欢吃瓜爱八卦等于善于观察,获取信息能力强……谁又不是在说谎呢?仅仅是“六个”说谎的大学生吗?
其实,我那时还存了挑战的心思,想看看自己的谎能撒到什么地步。当过酒馆的兼职生领队,当过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这两个最大的谎我记得都没有被戳破……哦,没错,都是假的。我确实是在酒馆兼职,但并不是什么领队。本来就不存在领队这号人,哈哈。大二的时候吧,我和五个朋友去岐阜玩了一次,在那里和旅馆的人一起参加了当地的捡垃圾活动。毕业求职的时候突然想起这段经历,告诉自己那就是百分百的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的故事便就此诞生了,够厉害吧?不过大家也都一样,绝对错不了。求职的学生啊,都是撒起谎来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天才……啊。
微信读书中有一个书友说“东亚人总喜欢把人生划分成一个又一个阶段,并且赋予线性含义,似乎有一个环节上出错了,人生就彻底完了。“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固定的目标,每个人都麻木而拼命的追求着这个目标。“你考不上高中就完了”,“你考不上大学就完了”“你找不到工作就完了”,所有人都像一个机器一样被一条路上赶,在某一个阶段没有完成社会中大多数人在那个阶段完成的事,就会被贴上“失败”的标签,而所谓的“全民教育”把许多本不属于这个赛道的人全部赶到了一个赛道上,于是竞争的人多了,所以大部分人在争取那个阶段稀缺的“成功”名额时,都开始渐渐不择手段,因为要生存。而那些莫名被强制赶入赛道的人也成了无辜的牺牲品,因为他们对于那些本就属于这个赛道的人存在着天然的劣势,比如没有相对的天赋,没有相对应的资源,自身的优势技能和这个赛道所需要的优势能力并不匹配。可是没有人会在意这个,他们都只看最后的结果。
但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是什么呢?是单一的竞争制度,是只能通过理论考试去决定你的高度。这种局面只能让无数人在认为造就恶劣的环境中相互厮杀,“卷”出新高度,而不能实现真正的人才多样化。
换句话来说,那些在此赛道下被淘汰的人,在其他赛道上他可能是个王者。比如一个人擅长雕刻,那么在以技术为生存能力的社会里他就能成为佼佼者。可是在当今社会却只有一个机制,那就是只能通过理论知识去竞争,所以才会有从小到大的无数张试卷,无数个一张试卷定命运的时刻,而那些被理论考试淘汰的人会被定为“无用者”,而这也让他的才能没有真正得到施展,反而因被否定而成为社会的负担,因为是“无用者”。所以,我才会说会有很多“无辜的牺牲品”。
我那时的想法?不夸张地说,我那时不带半点怀疑,深信人事在公司里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只有通过选拔的一小撮职员才能进入人事部。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你不觉得吗?他们在求职的学生面前摆出那么副高不可攀的姿态,是不这么装模作样就说不了话吗?进公司上班以后,我真的大吃一惊,没想到人事部在公司里的地位竟然是那样的。没有一个人觉得人事部好,非但如此——平时提都不提这个部门。然而一想到生杀予夺大权掌握在这么一群无能之辈的手中,我就会涌起一股欲杀之而后快的情绪。明明没有看人的能力,还要装出傲慢的态度,好像能把人看穿似的。我曾经竭力思考过他们当时看到了什么。如我先前所说,我以前坚信人事肯定有那种像漫画里说的一样,划时代的、不可撼动的绝对指标。他们永远不会犯错,掌握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窍门。
看完第一部分,整体是对求职中的大学生的批判,都是满口谎话,努力包装自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家伙。 第二部分则借真正“幕后黑手”九贺之口,点名了公司招聘的腐朽与可笑 。九贺读书时身边有一个很优秀的同学,叫做川岛和哉,拿九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和谁都要争出个胜负,唯独他是例外,他打心眼里尊敬川岛”。而那一年川岛和九贺一起参加了斯彼拉的面试,川岛居然在第二轮面试就被刷掉了,而并不那么优秀自己居然进入了最终考核。这让他心里有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企业真的能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吗?”,这是整个故事产生的源头。
这个疑问在九贺和高中同学的一次聚会中成形并孕育出阴谋,因为在聚会中他无意中知道了和他一起进入最终考核的其中一人居然是诈骗犯,这让九贺心里一惊,但随之浮现的便是“看吧,果然是这样”。最优秀的公司最精明能干的人事却硬生生将真正优秀的人刷掉,而让人渣进入了最终考核。于是他抱着“我就要向这个社会体系,向一切宣告自己的想法”的目的,策划了整件事。
关于第二部分九贺这段话是最好的总结,
“真是了不得的循环。学生为了进不错的公司,一个谎接一个谎地撒,人事隐藏公司的负面消息,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吸引学生前来。面试是面试了,可人事判断不出学生的资质,于是怪模怪样的学生按部就班地获得了录用机会。成功进入公司的学生上班以后发现公司撒了谎,大感惊愕;人事也惊愕,发现招进来的学生不符合预期。永远都在重复这样的循环。撒谎,被骗,不断诞生强烈的意外挫败。”
我现在在一个培训机构打暑假工,做辅导老师。来应聘的时候当然也是尽可能的往好了说,只是没看这本书之前,根本没意思到这是在撒谎,觉得只不过是夸张一点(我应聘的还没说那么夸张,培训机构的人给家长介绍的时候更夸张)。但是在招生的时候,顶着浅薄的资历就会有一种很深的诈骗感,听着培训机构的老师给家长介绍我们是经验丰富的高材生,坐在旁边心虚到想笑。虽然我们在给学生辅导时也是很认真的,也会每天备好课,而且相对受到学生的摧残较少,对于学生也会耐心很多。但是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小孩当小白鼠,还是想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所以,我说在这个时候读到这本书就很有意思。初闻不知曲中意,深思已是曲中人。鄙夷、唾弃、批判、愤懑,却又深陷其中。单一和看似公平,实则带有歧视的筛选机制,让无数人成为了“说谎的天才”,造就了如今戾气越来越重的社会。当然,提到筛选机制就不得不提当今的国内教育模式,也同样有些不近人情,这点在这几天在培训机构中尤其感受深刻,下次有机会在写写。
上次是看完一半之后写的,也就等于到了高潮部分有了很深的感受写的。这次把整本书看完了
注:文章原创,搬运请说明,否则后果自负。如需转载和引用,需告知作者并获得同意。
另外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关注下方专题,会不定期的分享好书,也欢迎推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