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云音乐听歌时会习惯性地点开评论看一眼,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可怕的习惯。由于版权限制,有些歌不能在云音乐上听,所以有的时候我也会迫不得已点开别的音乐 app 找歌。在这过程中,我除了会被其他 app 的神交互设计恶心到之外,还少了一丝丝看故事的乐趣。在听一遍要找的歌曲后,我就会把这些 app 的进程杀了,重新打开云音乐,颇有点落荒而逃之感。
在云音乐里,用户可以对每一首歌评论,点进评论区,顶部是被点赞最多的评论,后面的评论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显示。经典热门的歌曲动辄就有几万条评论,即使是冷门歌曲也有几百条评论,如果说粉丝在明星微博下留言是为了能让明星看到,那么在歌曲下面留言的动机是什么呢。
不得不承认,听歌是件孤单的事。这里指的听歌是指一个人的时候想听歌,既不是被动地在咖啡馆听老板放歌,也不是为了专心工作学习带上耳机;若是两个人一起听歌,听着对方放的歌曲会有点心不在焉,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对方展示自己喜爱的歌曲。所以想听歌的时候通常是一个人,有一些小心情希望能在歌曲中被放大。我曾经独自在东南亚旅行,有一天晚上特别想男朋友,听着歌曲看着歌词竟开始哭泣,这种听歌的感受也许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体会吧。
孤单地听着歌儿,看着评论,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有些人和自己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却有着相似的情绪,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自己的感受被很多人理解了,孤独的情绪便没有那么惆怅了。
在没有可以评论的时候,这些人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少数人会将歌曲分享出去不加任何评语,更少数的人会加上自己的感想,而大部分的人一定是将这份情绪压在了心里。评论的出现为听者的情绪提供了一个出口。听到一首快乐的歌,想到了快乐的事,此时与何人说,不如写下来;听到一首悲伤的歌,想起了以前的恋情,难过的滋味涌上心头,但没有倾诉的对象,那就写下来告诉陌生人看。周华健有首歌这样唱道「有没有一首歌能让你想起我」,有些歌曲被我们赋予了一段经历或者对某个人的念想,这些心情只适合分享给陌生人,还好有评论拯救了这些倾诉的欲望。
罗永浩在最近的发布会上演示锤子手机系统的时候说「这些功能用过的人才知道真的好,换了一部手机,发现没有这些功能的时候才知道难受」。云音乐的评论功能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看着看着就成了习惯,打开别的 app 发现没有就觉得少了很多乐趣,我将这种感觉称作「小确舒」,很小的细节确实感到舒服。
ToC 的产品很难做,曾经的独角兽 Evernote 现在的生存情况也不是很好,不得不承认,C 端用户的忠诚度就是渣渣。像我,曾经那么喜欢虾米,喜欢了那么多年,也变心了。当然,对产品的忠诚并不能跟对恋人的忠诚类比。我们在使用产品之初就是带着目的来的,使用过程中增加的喜爱其实是一种习惯,而对恋人,一开始就是喜爱,而这种喜爱会随着你对对方了解得越多而加深,你对某一个产品的想象空间是有限的,因为产品就那么多功能,但对一个人的理解延伸却是无限的。
既然选择了做用户产品,那就多花精力打磨一些「小确舒」的功能,给产品赋予一些「人性」,这样,即使用户发现了更好的替代品,也会因跟你的产品有感情而给你的产品团队一些补救和追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