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梦境包裹的黑夜,那些梦,混乱而忧伤。却隐隐有了稳稳的感觉,不再突兀。言语落到纸笔上总觉得缺点儿什么,是一种安全感。
昨夜,又梦见奶奶去世了。这次没有怀疑,她就是离开了。我在想,她其实没有表面那么平静,对于今年爷爷的去世。我和琦去奶奶的房子,我盖着奶奶盖过的被子睡觉。然后奶奶就在被窝里出现了。我有些害怕。记不起经历了什么,我从房子里出来了,奶奶和很多小鬼一样的人从大门上面探出头来,她好像和我告别,在嘱咐我什么。
还有很多很多乱麻一样的梦境,记不清了。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好奇的存在,对自己来说。今天不想给奶奶打电话,确认她好不好了。
昨天上午陪琦去上英语课,咖啡馆舒服的位置被占满了,我就去了旁边的肯德基,因为比较早,那里也很安静,坐着很多如我一样的大人。只是安静坐在那里,聊天或刷手机。我选了一个角落,写了一篇文字,关于我最爱的一部韩剧的影评。我心在笑我,那叫影评嚒?对啊对啊,就叫影评怎么啦。
下午回到家,阳光很好。我还是困困地睡着了,睡去就不愿意醒来,睡到4点多。枕边放着两本书,是刚买的书到了呢。一本是庆山写的《月童度河》,一本是胡因梦写的《生命的不可思议》。两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相似,安静,留白,素雅。我发封面图发到朋友圈。弟弟回复了一句:素雅的玻璃心。
《生命的不可思议》,我在心探索杂志分享的书籍U盘中,有读过一次。也是那时喜欢上胡因梦的。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全书。好像灵魂遇到了她所向往的一面镜子,尽管我那时比现在还混沌不堪,但是这本书却如一股清泉,浇灌了匮乏的心灵。像遇到了光,亮了一阵子后又黯然了很久。直到现在的书写,才又渐渐亮了起来,莹莹闪闪的,还很微弱。那个U盘找不到了,我买了这本书。待重新相遇,细读,被滋养。
《月童度河》,是庆山的书。我第一次接触庆山,她是以前的安妮宝贝。我从未读过她的书。现在遇见庆山,心里不禁庆幸。还好遇见了,不早,也不晚。只是读封面的几句话,我已经爱之入骨。
“如果我们有约,就会遇见。有人窥见光,微微照亮脸庞。如此,他才会相信,并自己去寻找。这是如实和行进的写作,如同灌注之前,把容器清洁。只愿在时间中慢慢变成单纯的人。
用书写把这几年的痕迹和记录,打包整理起来。在其中,可以看到盛放和凋谢过的花朵,结出的果实,以及坠落在泥土中的新的种子。”
翻读了几篇,字字珠玑,要读上几遍,才会如绵糖在心里融化开来。很多我不知如何落到文字的意念,都被她一一化解,娓娓道来。
书是晚上读的,在下午醒来的几个小时,陷入一种无聊的滞结。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想做,不断着刷着微博。这样的状态保持了几个小时,我也安然接受了自己这样的状态。在想,无聊而寂寞,也是需要留一点时间挥霍的。
曾有一刻的冲动,想一直写字,一直写,不要停下来。不去管读的人是否会觉得太啰嗦,而没有耐心读到最后。嗯,这次就试试吧。
很多年前,写博客,粗浅的文字。有一个朋友读了博客对我说,你为什么最后总是写“不要多想了”,为什么不一直想下去呢?只是一个相识很浅的朋友的话,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也对自己产生一个说不清的疑问,为什么不一直想下去呢?
经过书写,清理,好像什么按钮被打开。每天的信息应接不暇,时间总是不够用。同频的人和物向我飞来,应接不暇。
Follow the follow,顺流,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相当困难的,因为我们的我执总是想要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达到自己早已设定好的目标,哪能轻易被影响和改变?即使上帝先现身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得放弃原本的理想并转换个方向,我们说不定事后还会怀疑那不是上帝,而是一个幻觉。这就是人类的通病。——王曙芳《原能量》
“真正去做的时候,发现远比想象中容易。”“我本身就是有力量的,不需要将自己逼到墙角再爆发,去证明自己有力量。”咨询动力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产生的火花是完完全全的创造和激发。是灵魂在碰触灵魂。#咨询体悟
这两段是我最近欣赏的梦轲发在朋友圈的,我对她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在她分享的文章和文字里找到很强的共鸣。
我一直想做一个服装商品企划,产品经理人。我的理解是按照自己的美感和心意去选择适合的衣服。可是我一直没有获得我想要的魔法棒。心就一直黯然失色。可是在这其中,我做过生产,做过商品运营管理,做过营业大数据的分析,我可以把分散的数据整合成一个简洁易懂的东西,可以做美丽的数据模型,并以此为乐趣。现在兼做了几个月的贸易了,从外国进口,到通关的所有监控好管理。我有很强的协调能力,我有很好的分寸感。各个环节,各个环节的人,我自己,我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交错的关系和问题。
对于一个对文字痴迷的人,竟然可以对数值产生很强的敏感度。真的是不可思议。在服装行业浸泡的这些年,从开始对数字头疼欲裂,到现在的融入。它们就像一个个音符,在我脑子里跳跃。我能触摸到它们的脉搏。
是到了放下执着的时候了,认可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魔法棒而黯然失色。选择衣服的权利的背后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源头怂恿着你的执着呢?你想要把脑子里的意念,转化为实物,通过你选的衣服来展现。可是真正拥有了魔法棒之后,你会不会又向往做一名设计师呢?好像设计师更接近创造和转化的本质。
可是,把意念转化为实物。你真的只满足于衣服这个东西嚒?是不是衣服只是一种实物的体现而已。你真正想要的,不在乎实物是什么,你只是乐意去享受那个掌控的过程,得以肯定自己的存在感。
既然呈现的方式不是唯一,打开觉察心,籍借一种方式,去肯定自己的存在吧。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因为也没有什么好耽误的。不早也不晚。最近读过一句话送给你,你渴望什么就去追寻吧,直到有一天再无渴望。
此刻,我的心好乖啊,有一丝丝鸡皮疙瘩的感觉。她很感动,感动我的陪伴。感动我没有说,不要想了。亲死的,一切都刚刚好。我能感觉再凄凉的梦境,你也不会再瑟瑟发抖。心地升腾起笃定和安心。当然,会一直变化,也有可能消失。那又怎样,再重复,会不会安心的更深一些呢?不会轻易被抽离。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