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平淡是真,是真的还是假的?
记得在初中时候,语文课上布置写作文,题目叫我的理想XXX。十二三岁的少年总会有一种想要装成熟的冲动,想写一些看上去非常有哲理,感觉快要看破红尘的东西。于是我的那篇作文题目就叫“我的理想平淡是真”,里面尽我所能堆砌了我能见到的所有心灵鸡汤名言,什么“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什么“看尽世间花开花落,方知平淡生活才是真”等等。
如此装逼一通之后终于感动了语文老师,于是那篇文章成为了范文被贴在了全年级的公告栏里,也成功赚足了各种情窦初开的小女生的眼球。
转眼已经六七年过去了,前几天收拾房间,忽然翻出了当时那篇作文,读着读着不禁笑出了声,但笑完之后还是陷入深深的沉思。现在我的生活和我当年所想象的未来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来到国外之后,每天只能有六七个小时睡眠时间,起早贪黑上课写作业,抽空做实习和社团活动,累的要死要活。难得的周末时间稍微空下来一点,又不得不去计划着下一周,下一个月甚至明年的事情。
那时候说的那些“与世无争”,“平淡生活”,在目前的我的眼里早就快要和不思进取,荒废人生画上等号了。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的压力,让这些看上去很美妙的生活态度成为了垃圾。
可笑吗?不可笑。因为所谓的平淡,不过是现代人给自己的心灵安慰,中看不中用,成不了一个人生活的指导。除非家庭富有,或者想要出家当和尚,否则在俗世中追求平淡,只会让这成为生活进步的阻碍。
许多年轻人把“平淡生活”挂在嘴边,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仔细想过,平淡是什么。在他们眼里,平淡是不去追名逐利,不去努力拼搏,对世间的成就嗤之以鼻。这些想法看上去很美很酷,但仔细一想,这又为什么会很美很酷呢?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去努力学习工作,不去憧憬更美好的未来,不想着改进自己的生活,却整天想着“看破红尘”,想着每天晃悠晃悠舒舒服服地过老年人养老的生活,不可笑吗?
前几天有个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题目叫《我向往看花养鸟的生活》。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难道是写老炮儿的生活吗?点开文章,内容和我的那篇初中作文大同小异,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鸡汤味。我问我那朋友为什么要转给我这篇文章,
他说: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朋友现在在国内一个二线城市上大学,马上就要毕业了。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去找工作去各种招聘会各种面试,或者准备考研究生才对,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他说,他向往平淡已经很久了。生活太累,未来又虚无缥缈,走着走着就不想动了,也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每天九点起床,想去上课时候去上课,不想上课就窝在寝室打游戏,还故作认真地养了两盆花,晚上不到十点钟就上床睡觉。周围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招娉会面试,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我问,那你未来打算怎么办。他说,随便找个工作,然后平淡生活吧。
我问:你以为工作是随便找的吗?你以为生活只需要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就可以过好的吗?
最终争执了半天,也没个结果。
看来某些心灵鸡汤,有些文艺名言对一个人的祸害真是不浅。
我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确实会觉得平淡的生活才是他们想要的。但他们的平淡生活,是建立在之前不平淡的生活的基础上的。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之后,稍微可以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但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准备与世无争,这就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了。诚然,每个人的生活选择可以是多样的,也没有人逼你去奋斗,但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前,是不是得先想想清楚,这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选择。
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应该是一个社会教育年轻人的最起码的价值观,但现在却成了许多人嗤之以鼻的东西,成了“俗气”,“随大流”的代名词。努力工作和放弃自由放弃自我是两回事,起码我不相信在现在的社会里,追求更好的生活就意味着放弃自我空间和享受,一定存在着这样的平衡点。但一个放弃了努力的人,他一定找不到他想要的生活,他的平淡是真,也只是给自己一个不切实际的心理幻想罢了。
一无所有,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唯有没有希望的生活,才会有没有意义的借口。
(献给我,和像我一样奋斗的年轻人,也献给准备“平淡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