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首发于简书:我的茶里有故事
丨作者:茶里君
丨作者微信:charleytea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饼茶这种奇葩的存在?
君不见,多少“茶小白”在使用茶刀撬茶饼时,既要一层接一层地使劲撬开,姿态上又要故作淡定优雅状,其实心中早已千万头草泥马在奔腾,就不能给我来罐方便一些的散茶吗?
“很作的”饼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当时朝廷沿袭了唐代的贡茶制度,要求几大产茶区,定期必须进贡品质优异的茶叶,比如当时的建安北苑,今天的福建省建瓯市凤凰山一带,就是著名的皇家御茶园。
但问题出现了,北宋首都汴京位于今天的河南开封,从福建到河南,在没有顺丰快递的年代,运输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朝廷专门设置了一个职务,叫做“福建转运使”,类似于今天的邮政局局长,全程负责皇家茶叶包邮的事宜。
为了让皇上“这位亲”喝上更好的茶叶,历任邮政局局长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北宋咸平初年,时任转运使的丁谓首先发明了团饼茶采制工艺。这项技术缩小了茶叶的仓储面积,最大限度缓解了运输压力。但毕竟是给九五之尊的贡品,只递上“黑又硬”的茶饼,领导肯定是不收货的。这时,我们的丁局长就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茶饼表面纹上“龙”与“凤”,美其名曰:大龙凤团。宋真宗一见果然龙颜大悦,大龙凤团从此名扬天下。
庆历四年,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蔡襄上任转运使。书法家当然要突显突显与众不同的品味,于是蔡局长在继承丁局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用纯金进行镂刻,制成了更加精美、土豪专供的“小龙凤团”,据说,小龙凤团每二十饼重一斤,价值黄金二两,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500元人民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元丰元年的密云龙、宣和年间的龙园胜雪,继续将饼茶制作技术推向了极致,但技术迭代更新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茶饼“把玩”、“鉴赏”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茶叶本身;更严重的是,精益求精的制作工艺背后,其实是贡茶制度对于底层茶农的层层盘剥。
光阴荏苒,转眼元灭了宋,明灭了元,新上任的皇帝朱元璋本是乞丐出身,当他看到如艺术品般精致的茶饼,非但没有丝毫愉悦,反倒紧急下达了洪武年间的“中央八项规定”,彻底罢黜龙凤团茶,要求所有进贡的茶叶一概改为散茶。饼茶的发展才就此打住。
通过上述历史脉络,我们可以看到,饼茶诞生的意义有两个:一是便于运输存放;二是为了提升逼格。那么如果站在今天买茶的角度,两者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据茶里君的观察,今天我们买茶,主要有三大用途:一是自己喝;二是收藏;三是送礼。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散茶与饼茶,孰优孰劣。
先是“自己喝”,喝茶喝的是口感、喝的是健康,而决定茶叶口感与功效的是,茶中的多酚物质——茶多酚。散茶与饼茶,哪个茶多酚含量高呢?当然是散茶。因为饼茶是在散茶的基础上,经过蒸压制成,蒸压的过程,就是先将散茶蒸到发软,再进行压制,这个过程,难免会造成茶多酚的流失;因此,同年分、同级别的茶叶,散茶喝起来会更加鲜爽,而饼茶则常带着一股闷熟的味道。
然后是“收藏”,所谓收藏,就是买新的茶叶储存,等待其自然发酵,感受茶叶逐渐变化的过程。那么问题是,您的这款茶叶,在制茶过程中,预留了多少变化空间呢?如果变化空间大,比如白茶,没有经过揉茶与炒茶,发酵程度仅为10%左右,存放时自然需要更加充分的接触氧气,散茶是第一选择;但比如普洱,原来发酵程度较高,以饼茶形式存放,则更有利于收藏。但这里有两个小贴士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个是有少数无良商人在制作饼茶时,会适量掺入品质较差的茶叶,需要认真辨别;第二,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适合做成饼茶,比如大红袍,叶子易碎,有些茶商跟风将其做成茶饼,其实是不对的。
最后谈谈“送礼”,如果你的送礼对象也是一个“茶小白”,饼茶的逼格看上去的确会高一些,这里茶里君提醒您,可以注意不同形状茶饼所代表的意义,比如云南的七子饼,“七”象征着多子、多地、多福、多寿、多禧、多禄、多财,送礼前您不妨做做功课,送礼时假装不经意的说出来,一定能给送礼对象一个深刻的印象。
欢迎关注【我的茶里有故事】,了解更多关于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我的茶里有故事】茶里君(charleytea)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